昨天下午,收到國高中數理家教老師的新年禮物-兩本書跟巧克力之後,我去了一趟士林官邸,這個地方已經是我常去的地方之一,當然我還是老樣子,拍攝了一些風景照片,也不忘去生態池.
在生態池的時候,我讓自己的心沉澱下來,好好欣賞這片風景,在欣賞的過程中,我也想起了小學國語課本上看過的兩首詩-[江南]與[西湖]的回憶.
昨天下午,收到國高中數理家教老師的新年禮物-兩本書跟巧克力之後,我去了一趟士林官邸,這個地方已經是我常去的地方之一,當然我還是老樣子,拍攝了一些風景照片,也不忘去生態池.
在生態池的時候,我讓自己的心沉澱下來,好好欣賞這片風景,在欣賞的過程中,我也想起了小學國語課本上看過的兩首詩-[江南]與[西湖]的回憶.
昨天下午,看了一部讓我想起過世奶奶的電影[別告訴她](這片入圍2019金球獎喜劇類最佳女主角與外語片提名)後,我準時搭乘捷運前往古亭站,與小舅碰面,剛好這天我天才老媽去做臉,所以也意外讓跟小舅的碰面日成行.
然而過程,卻充滿了意想不到的意外.
昨天晚上天氣很冷,但是我天才老媽的心卻是溫暖的.
就在昨天晚上,我洗頭之前,我主動提出要老媽給我做頭皮SPA的要求,老媽二話不說,一口氣就答應了,就在洗頭之前,老媽先給我的頭皮,擦了一些東西,擦的時候我彷佛聽到了天才老媽在唱最近火紅的電影[冰雪奇緣2]中,開場的那段歌曲[All is found].
記得有一年的聯考,國文作文出了一個題目叫[逛書店的樂趣],看似簡單的標題,卻是要大家腦力激盪,想出一篇屬於自己的逛書店故事,我記得後來有被我老媽巧手改編成我們小學生上六年級的暑假作業呢!
從小到大,逛書店對我而言,不只是單純的逛書店而已,也是一種樂趣與體會,在書店中找到一本自己想要看的書,隨後找一個角落,好好享受看書的樂趣,安安靜靜的在這片屬於自己的世界裏頭.
教師節前一天,看了一部關於莫內的紀錄片:[莫內:睡蓮的水光魔法],電影看完之後先寫了心得,然後再去中正紀念堂看睡蓮,意外讓我想起了我國中國文課本裏頭的一篇故事:[王冕的少年時代],當初課堂上看這篇文章的時候,因為自己不太懂藝術與知識可以合體再一起,所以沒有感覺,直到我看完這部莫內紀錄片,我才想起這個故事.
同時也趁著這個機會,把[莫內:睡蓮的水光魔法]這部描述莫內紀錄片的大致內容,再給大家介紹一次吧!
今天做完奶奶的對年法會,順便把爺爺奶奶 大伯父三伯父的墓掃過之後,我們一家人跟著二伯父伯母 大伯母一家人來到金山找吃的,本來要吃金山鄉的朱家卜肉,但是朱家卜肉好巧不巧的休息,我們大家商量之後,只好改吃土雞餐廳.雖然沒有朱家卜肉來得好吃,但是或許是因為朱家卜肉的味道,真的是太有海味了,我忍不住想起了野獸派畫家德朗的作品[停靠的帆船].
被視為二十世紀藝壇上,大膽用色的華麗野獸派,除了馬諦斯外,還有跟馬諦斯一起加入野獸派行列的德朗與烏曼拉克、後來追隨馬諦斯甜美色彩的杜菲、馬爾凱、擅長描繪宗教題材的盧奧、來自荷蘭的異鄉人畫家凡東榮最具代表性。然而不同於馬諦斯的藝術人生,響噹噹到家喻戶曉,德朗的藝術人生,反而沒有馬諦斯來得轟轟烈烈,一來可能是因為馬諦斯醫術人生的閃亮亮光環,蓋過了德朗藝術人生的表現,二來可能是德朗在第一次大戰後,突然捨棄了野獸派與立體派,回歸古典繪畫有關。
想像一下,你想要看的東西,如果最後沒有辦法看到,讓你感到失望的時候,你都怎麼處理?沮喪?大哭一場?鬧脾氣?還是用其他的方式?
我想,你一定也跟我一樣,透過創作人生的方式,把自己內心的這份渴望呈現出來,畫畫就是其中的一種方式.
如果要大家來票選,小學美好回憶的第一名的話,不用說,大概就是萬聖節的創意造型趴了!
小學六年級那一年的10月,萬聖節創意造型趴可以說是我最美好的回憶之一,回想當年大家紛紛秀出了自己的創意造型,包括了蝙蝠俠 外星怪物 女巫 綠野仙蹤的角色 吸血鬼 台北市長等等......同時也配合短劇演出,讓萬聖節不只是變裝趴而已,同時也成為了短劇創作比賽,據說後來大理高中話劇社的祖先,就是在這邊誕生的呢!不過最後我支持的兩個創意造型,一個是神奈川之王的女扮男裝,另外一個是博士造型,都沒有獲得當時班導師的青睞,反而把第一名頒給了吸血鬼,比較可惜!
昨天下午去西門町的國賓影城看[驚奇隊長]的時候,正好下起了春雨,看著這陣的春雨,我似乎又想起了我最喜歡的卡玉伯特作品[下雨的巴黎街道].
記得我第一次看到這件作品的時候,是從天才老媽送給我的印象派畫冊上看到,當時的我就被卡玉伯特下雨的景色給深深吸引住了,當然這個時候我年紀還小,沒有想這麼多,之後我是查了資料之後,才知道這件作品是卡玉伯特的作品,高二那一年的寒假,我在逛書店的時候,就看到了卡玉伯特的書,封面正好用的是這件作品[下雨的巴黎街道],結果我不但喜歡上了卡玉伯特這位印象派畫家,也深深喜歡上了他那件[下雨的巴黎街道]這件作品.
昨天雖然是法國印象派畫家卡玉伯特筆下的下雨天,但是在大稻埕的蔣渭水紀念公園,卻舉辦了一場歌仔戲話劇,現場特地搭起了棚子,希望大家可以安心欣賞這場話劇演出,我這個文藝歷史愛好者也不例外,雖然是歌仔戲風格的話劇,但是卻也喚起了我高中話劇社的美好回憶.
我之所以迷上高中話劇社,大概要從我唸高一下學期開始說起!
回想上一次去桃園,是去年聖誕節前夕的禮拜五,自己一個人搭乘機場捷運,體會機場捷運的便利了!
打從那次的機場捷運體會之後,我都還沒有機會去桃園,即使去已經是2014年夏天,美術人生的休假日去桃園散步,順便解放自己內心的壓力了,而且更重要的是,打從2005年夏天的那次桃園慈湖大溪之旅後,我們一家人還沒有去過桃園走走,直到今天的二二八四天連假第三天,我們一家人才終於有機會去桃園走走,而且還是去好久不見的慈湖與石門水庫呢!
時間倒轉至2016年的7月,我在完成有如闖關遊戲一樣的離校手續之後,我正式從輔大博館所畢業,並且在經過一年多的摸索期之後,開始進入我的作家人生築夢探索階段,這個階段我還是有回去輔大聽幾場講座,但由於當時的我還是處於作家人生的探索階段,所以沒有對我產生很大的共鳴。
然而就在兩年過後,我寫的實體小說總算有出版社看上我的創意了,雖然多少還是要經過一些修改的過程,但是這個消息卻給我很大的鼓舞,再加上原本計畫找出版社的藝術評論,決定轉戰部落格連載的模式,給了我作家人生很大的鼓舞,也讓我的作家人生開始進入興建的階段。好不容易,興建的階段已經隨著昨天上午實體小說紙上修改的結束,暫告一段落,並且進入接下來的額外修改階段,我決定給自己聽場演講獎勵一下。
6月17日,端午前夕兩天一夜宜蘭行的第二天,一早我們兄弟檔醒來之後,先是來到爸媽的房間,好好欣賞清晨的宜蘭景色,做為第二天宜蘭行的開場。
早晨的宜蘭景色,在晨光的照耀之下非常的優美,尤其是在泡湯區的搖椅上,欣賞印象派曠世名作「印象,日出」風格的宜蘭日出景色,尤其是早晨的龜山島風景,真的是可以看得一清二楚,烏龜般的造型讓人忍不住想起了高更第一次來到大溪地島的時候,被當地的異國風光給深深吸引住的感動,而大溪地的異國自然景色與人文風情,也讓高更創作出了不少跟大溪地有關的畫作,如果我們有一天可以登上龜山島,搞不好可以啟發我的創作人生呢!
自從2008年我們一家人,兩天一夜的苗栗南庄之旅後,這些年來我除了2011年跟輔大博館所的學生,三天兩夜的宜蘭之旅、以及2013年三天兩夜的台南與屏東三天兩夜外,都還沒有跟家人一起兩天一夜過,而這個願望正好也就在2018年的端午節,意外幫我實現了!
2018年6月16和6月17,端午節前夕,我們一家四人一起去宜蘭,來一場兩天一夜的小旅行,這已經是我人生第四次去宜蘭了,前一次是2011年去宜蘭三天兩夜,而且還是隔了七年的時間,本來出發前我們很擔心因為下雨開天窗,但是老天爺就是很眷顧我們,就是給我們周末好天氣,讓我們宜蘭行順利進行。
昨天天氣不錯,而且還是少爺生日前夕,我們一家人決定去新北市八里左岸散步,由於這趟八里意外旅程是我爸媽第一次去,所以可是要請我來擔任嚮導呢!
走在台64線的路上,我的腦海裡想起了去八里的回憶,上次去八里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就是2007年年底的時候,跟著實踐大學輔導室的同學與老師們,前往八里雷朗園區體驗極限運動,順便到八里左岸走走,當時的我仿佛體會了一趟有如東京灣風情的旅程呢!當然還有2015年跟敲可愛的大學同學去十三行博物館、以及2016年秋天去八里挖子尾找螃蟹的記憶。
我永遠都記得,我大學時代的第一次班遊,應該說,我唯一的一次班遊(因為後面幾次都是跟輔導室學生一起去的),就是在內灣,我不但有了第一次的內灣體驗,還認識了不少朋友。
就在這個「大學時代唯一的一次班遊」過後的11年,我終於有了第二次去內灣的機會,而且那次還是跟小舅舅一起去的,昨天早上,我們在中正紀念堂捷運站會合之後,大家一起搭捷運到台北車站換高鐵,坐到新竹站下車,第一次坐高鐵的心情,我比大家都緊張呢!
有時候,聽著大自然的聲音,往往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透過大自然的即興音樂,可以讓人暫時進入想像的世界。
想像我在陽明山上,沿著山路往前走的時候,看著沿路上的竹子,隨風飄逸的模樣,似乎讓我想起了我國中時後的美好回憶,竹子在風中搖曳的模樣,優雅不失浪漫的姿態,讓人可以暫時忘記一切的不愉快,置身在山上有如綠色優雅的氣氛裡。
在我小的時候,幾乎全國的小學生們,非常流行看小牛頓雜誌,因為這套雜誌不但教導我們科學知識,同時也是見證了台灣小朋友科學教育的活教材,雖然這本雜誌隨著2004年出版第240期之後,分家成為了「新小牛頓」與「少年牛頓」,但是這本科普雜誌的精神,還是與你我同在。
當我小時候看小牛頓的時候,單純只是當成課外讀物閱讀而已,然而等到我成長的過程中,回味童年看的時候,我慢慢發現這本雜誌不只是單純課外讀物而已,也是告訴我們有趣又迷人的科學知識,就在我自己的小牛頓知識吸收已經堆積如山的時候,我也提醒自己,是時候要逐步把小牛頓的知識給實踐了。
幾乎生長在台灣這個土地上的人,都有一個每個人都會歷經的環境經驗:「該下雨的時候老是不下雨,好不容易下起雨了,卻是下過了頭,造成水災!」。是的,雨量不穩定是台灣天氣的特色,也是生長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最甜蜜的煩惱之一。
在如此雨量不穩定的天氣特色下,讓「珍惜水資源」這樣的議題在台灣,變得更加的重要。早在23年前,「國家地理饗宴」就拍攝過一部紀錄片「水的力量」,透過紀錄片來告訴我們,珍惜水資源的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