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香港太平山和摩天大樓的圖像

在我寫本文的時候,大家已經都知道covid疫情,正式轉為流感管理的新模式了,然而即便是這樣,也意味著你我熟悉的城市,將會在第六次的文明革命中,迎來全新的面貌.無論是你我熟悉的台北市,還是近年來超車台北市的新北市,都是如此.(尤其是後者)

一樣都是台灣北部的城市,基隆市,當然也不能例外.

距離上一次我自己一個人去基隆,已經是五年前的事情了,當時我去基隆是為了看老鷹翱翔的姿態,沒想到隔了五年之後,五一連假的第二天,來到基隆舊地重遊,一切居然不一樣了.

首先,就是我從基隆車站下車的時候,發現基隆車站跟我過去來的時候,不一樣了,就是為了讓城市景觀更美,加速大眾運輸與城市發展的雙贏,基隆車站從早期的地面,轉為地下化,還新增了公共藝術品,然而或許就是因為地下化的車站設計,讓我找了一段時間,才找到出口,只能說新型態的城市,多少需要時間適應呢!

來到陽明海洋文化博物館,古蹟再利用的建築物依舊,但是博物館內的展示,脫胎換骨,換上了新的面貌.過往二樓的特展區,如今變成二樓跟三樓都是常設展了,一樓跟四樓則是分別做為輕食餐廳跟紀念品咖啡店兼觀景台,讓這間博物館的特色-透過陽明海運公司的歷史,呈現出基隆港的歷史變遷的地方特色文化展示館,記得我每次去這間博物館參觀的時候,除了參觀當季的基隆文化特色展覽外,去三樓參觀完後,還可以是穿船長服,體會一下當船長呢!(七年前我就是跟國中話劇社的社員致意)而且累了還可以看3D電影放鬆一下,如今脫胎換骨後的博物館,雖然少了3D電影院跟當季特展,但是更凸顯了這間博物館的使命-展示推廣基隆港文化與產業的歷史變遷.

走出博物館,我走了一趟基隆港區,熟悉的黑鳶依舊翱翔,海水的聲音依舊一樣優美,可惜基隆港的景觀再造工程,注定了這個以港口為特色的城市,注定要迎來一場脫胎換骨的變化,港口周邊景觀退去了嚴肅的風格,轉變為與環境和城市合而為一的優美景觀,同時也配合基隆車站地下化工程,以及基隆購物中心的完工,基隆港也將迎來一個嶄新的面貌,而基隆文化中心也從原本的紅磚建築,脫胎換骨成為了白磚建築,雖然裡面的設計依舊一樣充滿了歐洲風格的典雅,只是熟悉的外觀,卻已經一去不返了!

看著城市變遷的腳步,我也想起了不久前,我在台大圖書館看大地地理雜誌第192期,文章中提到對基隆港當前的挑戰時,我不進嘆息道:

[城市面對的變遷挑戰,20年前就有人預言了,如今疫情意外讓文明革命帶動的城市脫胎換骨,先知果然是寂寞的呀!]

晚上的廟口夜市,依舊一樣傳統的人情味沒有改變,人潮還是一樣的熱鬧,在我品嘗廟口夜市的天婦羅,蝦仁羹跟泡泡冰的時候,看著基隆脫胎換骨的景色,我不禁再次為城市的脫胎換骨,感到震撼!

 

arrow
arrow

    andre16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