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知道大堂哥大師朋友的藝術人生,大部分都是以花卉為主,當然也有花瓶靜物的作品,雖然這兩件花瓶主題的作品,我已經在上次的文章介紹過,這次就來回味一下吧!

花瓶裡的藍色鳶尾花(2017年)

這件作品完成的時間,正好是大堂哥大師朋友回到法國後的作品,畫作的主題是一束藍色的鳶尾花,放在花瓶裡面,安置在深藍色的桌上,背景還是黃色,兩邊還是深棕色,讓人忍不住聯想起了梵谷在奧維爾,也就是梵谷的藝術人生最後的那段時期完成的畫作-鳶尾花,(1890年,現藏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然而在構圖的技術與主題的配置上,又有點像印象派的先知者-馬奈筆下兩件已瓶花為主題的作品.

畫中的鳶尾花,造型十分貼近梵谷筆下的鳶尾花風格,但是跟梵谷的很不太一樣,梵谷的鳶尾花走的是日本版畫風格的路線,這點當然跟梵谷的藝術人生中,日本藝術對梵谷的啟發有關,梵谷在阿羅時期的畫作,大部分都是根據日本的浮世繪版畫作品得到靈感,所以畫作的構圖造型,會讓人感覺到有一種在欣賞版畫的氣勢,同時也描繪出了阿羅的生命之美,然而大師版本的鳶尾花,走的是簡單的中國畫造型,仿佛就像是陳之藩在他經典的散文[失根的蘭花]中,藉由描繪出沒有根的蘭花,表達出國家滅亡的哀傷一樣,但是大師筆下的鳶尾花,卻是用簡單純真的中國花草畫造型,讓人感覺到有一種中國畫的風格中,又可以像梵谷或者是馬奈致意的精神.

畫作採用的黃色 黑色和褐色背景,參考了梵谷在向日葵與鳶尾花畫作中的背景設定,但不同於梵谷大量使用黃色,大師用的顏色傾向於淺色與暗色的對稱,讓看這件作品的人,欣賞了一齣優美的色彩協奏曲,明暗色色彩的用色,恰巧就是美國抽象畫家羅斯科最拿手的構圖風格.這也就是大堂哥大師朋友最拿手的藝術人生好戲之一-甜美的馬諦斯與雷諾瓦風格色彩.

花瓶裡開花的杏花(2017年)

[花瓶裡開花的杏花]雖然跟[藍色鳶尾花]一樣都是大堂哥法國大師朋友完成於2017年的作品,但是風格卻不一樣.

該件作品一樣畫的是瓶花,但是在構圖與用色上,走的是常玉的路線,這多少也跟大師第一次來台灣的時候,跟我的家人一起去國立歷史博物館參觀當時的常玉展覽之後,受到常玉筆下的瓶花的啟發,加上自己對梵谷的熱愛,才完成了這件作品,畫作的主題是花瓶裡的開花杏花,強韌的生命力除了是對梵谷的藝術人生最熱愛的花朵-向日葵的一種致意外,同時也是大師少數幾件呈現出中國風格的作品,為大師人生的第一次台灣之旅,留下美好的印象.

本作和梵谷名聞中外的[向日葵]最大的差別在於,梵谷的向日葵走的是日本藝術的路線,而日本版畫的造型除了向日葵這件作品外,同時也是梵谷在描繪阿羅的風景 人物與室內景物中最常會使用到的構圖風格,但是大師的風格就是要走不一樣的路線,所以在創作上呈現的是東方的風格,畫出了一種常玉造型的梵谷向日葵,強韌的生命力也是對常玉藝術人生的一種致意,其實常玉也跟梵谷一樣,都是充滿了悲劇色彩的大師人物,在中國出生,後來在巴黎實現自己的藝術人生,可惜來不及看到自己的藝術人生在福爾摩沙獲得肯定,就含恨過世,留給後人無數的遺憾.

常玉一生的藝術生涯,就和很多二十世紀的藝術家一樣,充滿了不可思議的發展。常玉出生在中國四川一個富商,1920年代,常玉和很多逐夢的藝術家一樣,來到浪漫的藝術之都巴黎,實現自己的藝術人生夢,來到巴黎的常玉,被華麗野獸派大師馬諦斯跟莫地李安尼的畫作給吸引住,開啟了常玉的藝術人生。在這之後,除了1938年短暫回到中國處理自己家人的後事外,常玉一生都沒有回到自己的家鄉中國,甚至是1949國民政府遷台之後,也沒有回去,或許是因為有家歸不得的關係,常玉的藝術人生充滿了濃厚的東方氣息,或許是要跟自己藝術人生想家的主題有微妙的關係。

因為思鄉的因素,1966年本來計畫要來台灣開設展覽,甚至到大學教導美術知識,但因為受到當時政治氣氛的敏感因素,最後沒有成行,常玉最終在1966年因為瓦斯中毒身亡,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死因到現在還是一個謎,也讓常玉這位巴黎派華人藝術家,留下了很多謎題。常玉所處的時代,正好是巴黎成為世界上藝術首善之度的這個美好年代,除了畢卡索與馬諦斯外,還包括了來自世界各地到巴黎築夢的藝術家,包括了莫地里安尼、羅蘭珊、尤特利羅、蘇丁、趙無極、夏卡爾等人,這些就是所謂的「巴黎畫派」。

不同於梵谷向日葵用他最愛的黃色,大師版本的杏花則是用藍色的背景,或許多少跟自己在欣賞完常玉的作品之後,對常玉充滿浪漫悲劇色彩的藝術人生,產生了某種程度的熱愛吧!藍色的背景也讓我忍不住想起畢卡索初到巴黎之後,藝術人生探索階段的藍色時期,當然我也忍不住想起了後印象派畫家,也是西洋現代藝術史上第一個嘗試立體派的人-塞尚筆下的藍色花瓶.

 

兩件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是[花瓶裡開花的杏花],這件作品非常適合這回我們一家人去金山掃墓的氣氛,藍色的背景跟今天晴時多雲偶陣雨的天氣非常吻合,花瓶的造型與擺設,也讓我感到一種安詳的感覺,似乎是在告訴我們的爺爺奶奶,還有大伯父跟三伯父,天上的他們一切都平安,就跟花瓶的安詳氣氛一樣,平靜卻充滿了祥和的感覺,看著爺爺奶奶墳前瓶花與水果的擺設,讓我想到了那件大師的藍色花瓶靜物畫,多少也加上了水果的擺設,讓整件作品更顯得有塞尚筆下藍色花瓶的氣氛,構成了衣服很有清明節風格的塞尚兼梵谷風花瓶水果靜物,這也大概是我參與掃墓工作以來,第一次把祭祀用的花與水果,刻意的聯想在一起,所產生的想法吧!

一轉眼,春天過了三分之一了,雖然接下來會是冷熱交替的天氣,但是我聽說我大堂哥,也就是大熊會在五月回來,不曉得我到時候又要跟大堂哥分享蝦咪藝術故事?我已經等不及嚕.

arrow
arrow

    andre16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