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馬奈接連以「草地上的午餐」跟「奧林比亞」震撼了西方的美術界,同時也預告了西方藝術會有一場革命運動,就在這兩件作品問世後的10年,也就是1873年,「印象日出」的問世,也讓印象派成為了改變西方藝術的代名詞。

然而這件美麗的「印象日出」作品背後的藝術家,就是印象派的成員之一,熱愛光影與水霧的氣氛,藝術生涯晚年更以一系列吉維尼住家附近的睡蓮畫作,成為橘園美術館鎮館之寶的畫家-莫內。

藝術生涯簡介

1840年出生,1926年去世的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內,一生的藝術生涯可以分成四個階段:年少時代的諷刺漫畫、印象派的探索時期、印象日出的大放異彩時期,以及睡蓮的站上極致藝術之路期。

年少時代的莫內,對學校的課業感到枯燥無味的時候,就跟十九世紀很多滿懷夢想的青年一樣,找點樂子來自得其樂一番,莫內就把學校的老師、教職員工、還有很多人物用卡通漫畫的方式,徹底諷刺的淋漓盡致,雖然這些諷刺畫讓學校的老師頭痛不已,但是卻沒人想過,這位在課堂上自得其樂畫漫畫的小男孩,最後居然會變成以「印象日出」轟動藝術史的大師!

經過諷刺漫畫學校時期的洗禮後,莫內在當時的印象派畫家布丹的鼓勵之下,來到巴黎這座歐洲藝術人文夢想之城,探索自己的藝術之路,當時巴黎正好因為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與「奧林比亞」在沙龍落選展覽上掀起的話題,讓莫內啟發了他的藝術心靈,從他的「草地上午餐」開始,莫內的藝術人生進入了印象派的探索階段。

然而在印象派探索時期的莫內,和很多實現夢想的藝術家一樣,總是要經過一段人生的煎熬期,諸如作品不被沙龍重視、為了夢想與麵包總是起衝突等等這樣的事情,然而正當莫內因為生活貧苦,打算放棄這一切的時候,水影意外啟發了莫內,告訴他這是改變藝術思維需要的東西。

在水影刺激之下的莫內,決定在船上蓋一間畫室,正好與水影搭配,這樣的藝術創作環境不但讓莫內可以找出自己繪畫的風格,同時也成為了他創作這件改變世界美術的曠世名作「印象日出」的靈感。

1873年,莫內完成了這件舉世聞名的「印象日出」,這件作品不但改變了莫內的人生,讓莫內一戰成名,這件作品也向全世界的藝術產業宣告:印象派正式在西洋藝術史誕生,從這件作品開始,莫內的藝術生涯開始逐漸大放異彩。

在「印象日出」之後,莫內的畫作開始呈現一種印象派的路線:捕捉光影的美學與水霧的氣氛,不管是水上風景、愛妻的畫像、還是大自然的美景,都呈現出一種和諧又充滿著自然光之美的色彩,仿佛是畫家先用水把圖畫紙沾濕後,再用水彩上色一樣。

經過了印象派大放異彩,以及印象派的內戰之後,莫內意識到自己的印象主義畫風已經不能滿足,需要更突破性質的主題與創作,就在1890年,莫內定居在吉維尼,從他定居在吉維尼開始,莫內的藝術人生開始走向極致的藝術之路。

莫內藝術生涯的晚期,飽受失明困擾,但是莫內的藝術能量卻是不斷提醒他:「為了更極致的藝術之路,我不能放棄!」,抱著這樣的堅持,晚年的莫內以一系列的日本橋與睡蓮畫作,透過有如梵谷的強烈色彩筆觸告訴世人:看似眼盲的世界,卻是內心美麗的一面。

莫內在1926年去世,就在莫內死後一年的1927年,「睡蓮」終於在巴黎的橘園美術館展出,這件作品不只是莫內藝術生涯的極致之作,更成為了藝術家的天鵝之歌。

代表性作品

草地上的午餐(1865~1866,巴黎奧賽美術館藏)

1863年,馬奈以「草地上的午餐」在落選沙龍展展出,這樣的消息也啟發了很多巴黎的藝術家,莫內也是其中之一,隨後莫內以這件作品向馬奈回應。

在莫內版本的「草地上的午餐」中,去除掉了裸女的成分,反而是巴黎中產階級的夏日午後生活寫照,作品中可以見到莫內日後的藝術人生中,不斷出現的光影色彩元素,值得一提的是,畫中有兩個重要的人物,一個是莫內的第一任妻子卡蜜兒,另外一位是戰死在普法戰爭戰場上,未能看見印象派落地生根的印象派畫家巴吉爾。

印象日出(1873,巴黎馬摩丹美術館藏)

這件作品不只是莫內的成名作,同時也是印象派正式誕生在西方美術藝壇的里程碑。

畫中的背景是一片清晨的美景,在清晨的水霧中,船隻開始一天的工作,而河景也在日出的照射之下,變得非常優美,有如中國水墨畫的畫風一樣,看似是平凡的風景,但是莫內卻可以把它畫的栩栩如生,有如水彩般的水上風景一樣。

這件作品在1874年展出的時候,大家對這件作品的話題不斷,但是就是因為這樣的緣故,讓「印象派」這個藝術歷史上重要名詞,從此誕生在西方的美術中,這件作品曾經在1985年從馬摩丹美術館被竊,但在1991年尋回之後,如今已經成為馬摩丹美術館的鎮館之寶。

穿和服的女子(1876,波士頓美術館藏)

莫內的第一任妻子卡蜜兒,是莫內藝術生涯中最常出現的女人,到1879年去世為止,莫內畫了不少關於卡蜜兒的肖像畫,本件作品就是其中之一。

「穿和服的女子」畫中的卡蜜兒,身穿日本和服,手拿著扇子,背景又是日本式的背景,呈現出一種東洋繪畫遇上西洋的印象派繪畫的質感,由其是當時日本繪畫尚未引進歐洲的時期,可以說是一種新鮮的嘗試。

莫內的這件日本風情繪畫,似乎也預告了日本美術來到西方藝術的預言,十九世紀末期,日本的文物與浮世繪繪畫在歐洲展出,對歐洲的藝壇投下了一顆震撼彈,也對後印象派的高更、梵谷與羅特列克的繪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力。

日本橋與睡蓮(1899年,紐約大都會美術館藏)

晚年的莫內定居在吉維尼鄉間,吉維尼優美的風景,對莫內的藝術產生了改變性質的啟發,最後也完成了這件舉世聞名的「睡蓮」。

完成於1899年的「日本橋與睡蓮」是莫內晚年重要的作品,畫作雖然少了印象派的光影,取而代之的是色彩的旋律與和諧感觸,畫中的日本橋除了是莫內對於「穿和服的女人」的一種致意外,同時也晚期莫內的畫作中一而再再而三出現的主題。

除了睡蓮外,莫內晚期的畫作還出現了不少花卉,包括了鳶尾花、水生植物等等,這些主題讓莫內晚期的藝術人生中,即使飽受失明之苦,還是讓藝術人生變得色彩繽紛。

睡蓮(1924~1926,巴黎橘園美術館藏)

這件作品可以說是莫內藝術人生,最具巔峰的作品,也是莫內獻給這個世界最棒的禮物。

莫內的晚年飽受失明之苦,但是永不放棄藝術的他,還是靠著意志力完成了這件「睡蓮」,在這一系列的睡蓮作品中,莫內延續了晚期對色彩的敏銳度,以及吉維尼住處的睡蓮景致,將色彩與花卉的美妙,結合在一起,呈現出大自然和諧的一面。

1926年莫內以86歲的高齡辭世,就在莫內過世後的第二年,「睡蓮」這件作品終於可以在橘園美術館展出,如今這件作品已經成為巴黎橘園美術館最珍貴的鎮館之寶,不得外借展出。

結論

從「印象日出」到「睡蓮」,莫內的印象派地位從諷刺漫畫到摸索期,再到印象派與晚期睡蓮的極致期,綜觀莫內的藝術人生,不只是見證了印象派的興衰歷史,同時也呈現了藝術家對於光影的魅力。莫內的大多數作品,已經收藏在法國巴黎的「馬摩丹美術館」中,希望各為有機會到巴黎的時候,不訪可以去這家美術館走一遭,體會莫內的光影魅力,以及他這件改變藝術歷史的曠世名作「印象日出」!

arrow
arrow

    andre16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