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年,印象派在經歷了一次元氣大傷的內戰之後,印象派基本上已經宣告完結,然而長江後浪推前浪,在印象派自藝術歷史舞台謝幕的這一刻,「新印象派」與「後印象派」也因此誕生了。

「新印象派」與「後印象派」跟第一代印象派最大的不同是,有別於印象派用光影色彩的繪畫基礎,「新後印象派」的繪畫強調的是色彩的律動與色彩的運用,不論是秀拉的點描繪畫、還是梵谷的狂野阿羅風景、高更的大溪地女人、甚至是塞尚的立體主義靜物畫等等,都是後印象派時代繪畫的代表性畫作。

和許多的畫家一樣,這些印象派的畫家,對於某一特定的主題有一種瘋狂的熱愛,像是莫內喜歡畫自己花園的睡蓮、雷諾瓦喜歡畫裸女、竇加喜歡畫賽馬場面與芭蕾舞者、卡沙特對母親的親情有一種執迷的感受,而卡玉伯特則是畫下了十九世紀中後期巴黎上流社會的生活。到了後印象派時期,藝術家的個性與題材更為頻繁,塞尚靜物畫中少不了他的蘋果控症候群、梵谷筆下就是愛畫向日葵、甚至是高更還跑到大溪地追逐畫中的大溪地之美,而秀拉則是以點描派繪畫,為印象派的內戰丟下了一顆轟轟烈烈的藝術革命。

這篇要介紹給各位的藝術家,就是以描繪蒙馬特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景色聞名中外的藝術怪人-羅特列克。

出生於1864年,1901年英年早逝的羅特列克,本來出身在一個貴族世家,父親和許多的貴族人士一樣,喜歡騎馬打獵,如此一個人生勝利組的家庭,是什麼樣的因素讓羅特列克喜歡上繪畫,日後以他的蒙馬特歌舞華麗場面聞名西方藝壇?這一切跟他的少男時代,絕對脫不了關係。

羅特列克在十四、五歲的時候,因為意外的緣故,先後摔斷了兩條腿,雖然兩條腿後來接了回來,保住了小命,但是這一生已經無法繼續長高,這對於貴族世家出身的羅特列克來說,無疑是很大的打擊,幸好她的母親鼓勵他用繪畫畫出自己的天空,才讓羅特列克從破碎的貴族夢中,徹底解放出來。

秉持著自己對藝術人生的堅持,加上老媽的鼓勵,羅特列克終於在1889年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創作天空-這一年對巴黎人來說,可是歷史留名的一年,先是巴黎舉辦了萬國博覽會,然後艾菲爾鐵塔完工落成,加上這一年蒙馬特開設了一家夜總會「紅磨坊」,這些事件也讓巴黎成為了當年美麗城市的代名詞,也讓羅特列克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藝術創作天空,也從這年開始,羅特列克的繪畫題材,總是和蒙馬特的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世界脫不了關係,除了畫作外,羅特列克還為蒙馬特的夜總會,設計了充滿日本浮世繪風格的海報,這段時間可以說是羅特列克的藝術人生,最風光的一段歲月。

或許是因為羅特列克長得很奇怪,加上蒙馬特的燈紅酒綠藝術人生,對藝術家的健康產生了後遺症,就如同「為藝術殉道而死」的悲劇結局一樣,羅特列克在1901年,藝術家37歲那年的時候,因為酒精中毒過世了,也成為了藝術史上的一段「悲劇天才」,留給世人無限惋惜!

筆者喜歡的羅特列特畫作包括:

自畫像(1880年,法國羅特列克美術館藏)

這件作品是羅特列克的幾件早期作品之一,雖然羅特列克是後印象派的代表畫家,但是這件作品,卻有早期印象主義的影子。

畫中的羅特列克,帥氣的臉孔下,卻隱藏著藝術家的憂傷,憂傷在於自己少男時代的意外,讓他人生產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也因為此生注定跟貴族絕緣,所以藝術家就會藉由繪畫的方式,為自己缺憾的少男時代留下記憶。

或許是因為藝術家本身是怪人的緣故,這件自畫像就只有羅特列克本人的半身像,畫面呈現一股陰暗的氣氛,也暗示了羅特列克這位天才的悲劇結局。

紅磨坊的舞會(1890年,美國費城美術館藏)

這件作品不但是後印象主義的曠世名作之一,同時也是羅特列克藝術人生的分水嶺。

畫中的場景,就是在1889年萬國博覽會這一年,開張大吉的夜總會「紅磨坊」,因為這家夜總會的開幕,讓蒙馬特成為了巴黎華麗的夜生活的代名詞,後來在2001年上映的歌舞電影「紅磨坊」就是以十九世紀的巴黎蒙馬特為舞台,譜出了一段浪漫淒美的愛情故事。

來到蒙馬特的羅特列克,被蒙馬特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夜生活羨慕不已,這樣的場景也讓羅特列克,畫出了一系列以蒙馬特夜生活為題材的作品,這件「紅磨坊的舞會」就是其中之一,畫中的淑女跳著康康舞,跟紳士一起共舞,加上熱鬧的場景,讓人彷佛置身在巴黎的十九世紀美好年代裡。

從這件作品開始,受到日本的浮世繪繪畫來到歐洲的啟發,羅特列克的畫作開始呈現出一種有如東洋畫藝術的風格,直到後來藝術家因為酒精中毒,住進了精神病院,藝術風格才開始有所改變。

走入紅磨坊的拉古留小姐(1892年,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藏)

電影「紅磨坊」中最經典的一個橋段,就是傾城美女從天而降,唱起流行歌曲的橋段,其實片中傾城美女的形象,就是來自這件羅特列克的作品「走入紅磨坊的拉古留小姐」。

本件作品完成於1892年,當時藝術家因為幫蒙馬特的夜總會設計一系列的海報,讓羅特列克被蒙馬特的夜總會,當成貴賓招待,藝術家也因此經常出入蒙馬特的夜總會,認識了很多夜總會的女明星,其中一名就是拉古留,也就是藝術家認識的第一位女孩子。

在這件作品中,羅特列克延續了日本版畫風格的繪畫,並且嘗試了那比畫派的色彩,美女拉古留與一群紳士淑女一起的場面,似乎也為這名女明星的美麗倩影,留下美好的印象,在這件作品之後,羅特列克也以蒙馬特夜總會的女郎為題材,完成了一系列的肖像作品。

「最美的鏡頭,唯有畫最美」這句話用在這件作品中,正是適合不過,電影紅磨坊的女主角在最後香消玉殞,而羅特列克筆下的拉古留因為健康與美貌不再,最後在1929年在貧困如洗的晚年中過世。

阿里斯提德 布留安的肖像(1893年,巴黎國立圖書館藏)

羅特列克除了替蒙馬特的夜總會與夜生活,畫下屬於這個美好年代的見證外,同時也替蒙馬特的夜總會,設計海報呢!

羅特列克一生的海報與版畫,跟繪畫一樣都是為數不少,這件作品是其中之一,這張海報上的男人,一身標準的波希米亞人打扮,正是當時蒙馬特的藝術家與作家打扮的象徵,自普契尼的歌劇「波希米亞人」在古典音樂界闖出響噹噹的名號以來,自由的藝術家生活,也成為了十九世紀末期到二十世紀早期藝術家的時尚品味指標。

本件作品延續了羅特列克在蒙馬特藝術人生時期,日本浮世繪的繪畫風格,海報設計上充滿東洋味道的設計,以及海報上男主角波希米亞人的時尚風格,正式這個十九世紀美好年代,蒙馬特的美麗倩影。

女帽店(1900年,法國羅特列克美術館藏)

1899年,過度沉醉在蒙馬特的夜生活,羅特列克的健康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染上了酒精中毒,被送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療,治療過後的羅特列克,回到家鄉靜養。

回到家鄉的羅特列克,繪畫的主題開始出現了改變,不再描繪夜生活,而是描繪生活化的題材,這件「女帽店」是藝術家藝術人生生涯末期的作品,畫作捨棄了蒙馬特的華麗色彩,回到藝術家的陰鬱色彩與印象主義風格,女帽店正好也是竇加畫中曾經出現過的主題,羅特列克透過這件作品,似乎是想要表達出自己對於藝術人生的反思,以及對印象派美好年代的思念。

雖然作品回到了印象派的風格,但是色彩卻跟蒙馬特時期的作品,出現了很大的差異,雖然是對巴黎生活的懷念,但是色彩卻是走陰暗路線,或許是跟羅特列克酒精中毒之後,對自己人生的一種反思吧!

巴黎大學醫學院的口試(1901年,法國羅特列克美術館藏)

「巴黎大學醫學院的口試」是羅特列克的最後一件作品,這件作品跟藝術家印象派與蒙馬特時期的作品,風格轉變很大,畫中的風格很類似北歐的表現主義風格,似乎也預告了藝術家的人生即將接近尾聲的感傷。

羅特列克藝術人生的最後那一段時期,因為長期酗酒,造成精神狀態不佳,影響了藝術家的健康,雖然藝術家後來治療出院,但是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藝術人生已經被蒙馬特時期的紙醉金迷與燈紅酒綠給消耗的關係,後期的作品變成了北歐表現主義的畫風。

這件作品完成於1901年,這時羅特列克的身體狀況已經很差了,但是她似乎是藝術人生的熱血,沒有被澆熄的關係,所以羅特列克繼續繪畫下去,此一時期的作品跟印象派與蒙馬特時期的作品,出現了蠻大的差異,色彩大量使用陰暗的色彩,或許是藝術家意識到死亡逼近的不安吧。

「巴黎大學醫學院的口試」畫中,口試的場景是巴黎大學的一次畢業論文口試,這件作品似乎也是藝術家對於沒有實現的大學生活,所呈現的一段追思,羅特列克貴族夢碎、大學也沒考上,但是卻也意外讓自己可以有發揮藝術人生的最佳時機,最終讓羅特列克創作了舉世聞名的蒙馬特華麗年代作品。

就在這件作品完成後不久,也就是1901年9月9日,羅特列克就因為酒精中毒,離開了這個美麗的世界。

羅特列克雖然活了37歲,但是他留下來的蒙馬特風情繪畫,不但描繪出了十九世紀巴黎美好年代夜生活的景象,同時也間接促成了德國的表現主義、畢卡索的藍色時期、那比畫派與馬諦斯野獸派繪畫的誕生。

如今羅特列克的大部分作品,被收藏在藝術家的家鄉阿爾比的「羅特列克美術館」中,當世人看到羅特列克筆下巴黎蒙馬特的風情的時候,也會為藝術家的悲劇,感到感嘆不已!

arrow
arrow

    andre16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