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故宮90歲生日,除了歡慶這個對博物館很有意義的日子外,再加上故宮博物院嘉義分館即將在年底的時候開張,讓故宮博物院對這一年有了很深刻的意義,為了故宮90歲生日,除了年初大英展以及列支敦士頓展外,2015年秋季盛大展出的[朗世寧來華300年紀念展],就選在故宮90歲生日的時候辦,藉此紀念這位將西洋繪畫技術帶到中國的第一人.

出生於1688年,1766年過世的朗世寧,原來是義大利人,少年時期加入了傳教協會,因為傳教協會的目標是將宗教傳播到海外,加上朗世寧熱愛西洋繪畫的關係,在1715年的時候來到了中國,從此展開了朗世寧將西洋繪畫船到東方歷史文化的旅程,朗世寧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將中國的山水畫風,以及西洋繪畫的透視法則和古典主義畫法帶入中國的繪畫,為中國的繪畫自宋朝的東方文藝復興之後,進入了嶄新的里程碑,朗世寧的一生留下了不少重要的畫作,包括了動物畫 人物畫 花卉畫以及風景畫,然而朗世寧一生畫最多的主題,就是動物畫,朗世寧的動物畫之所以在藝壇上永垂不朽,主要原因在於吸收了中國動物畫的基礎,再搭配上西方文藝復興的透視畫法以及古典主義畫風,讓中國的繪畫風格從這個時候開始有了很大的轉變.

朗世寧一生創作最多的動物畫,除了舉世聞名的[百駿圖]外,其他作品還包括了[花陰雙鶴圖] [孔雀開屏圖] [白鷹] [狐猴]等畫作,朗世寧的動物畫是故宮在這一次的朗世寧特展中,可是占有重要的地位,畢竟在當時中國的繪畫需要突破性質的主題的時候,朗世寧的動物畫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百駿圖]這件作品在中國繪畫史上,可說是另外一個里程碑,可以說是自元朝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之後,中國繪畫歷史的另外一項突破,這幅[百駿圖],畫中的馬與人物保留了西方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古典畫風,但是背景還是維持了中國山水的特色,或許這跟朗世寧的畫作一貫的創作模式有關,畫家本人負責動物以及人物的部分,背景交給畫家的助手完成,讓整幅畫作有一種置身在中國以及西洋繪畫風格交錯的時空中,畫中的馬兒如此的真實,也改變了中國傳統動物繪畫的風格.

除了這幅傳世的經典[百駿圖]外,朗世寧其他的動物畫作包括了[花陰雙鶴圖] [孔雀開屏圖] [白鷹] [狐猴] [八駿圖]等作品,這些畫作延續了朗世寧一貫的動物畫作風格,其中我喜歡的作品包括了[孔雀開屏圖] [狐猴] [白鷹] [花陰雙鶴圖]這些作品,這些動物畫的共同點是-朗世寧負責動物主題的部分,而背景的部分則是由他的徒弟完成.[孔雀開屏圖]畫的是兩隻孔雀開屏的景象,呈現出大自然優美的一面,[花陰雙鶴圖]則是畫的是丹頂鶴一家人的自然生態悠閒景觀,[狐猴]一畫呈現了藝術家對於異國風光的動物以及植物的喜愛,這個主題在二十世紀初期法國的素人畫家盧梭的畫作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也因此看出朗世寧的藝術對後世藝壇的影響力.

這一次故宮的朗世寧特展,除了朗世寧一生的藝術傑出表現外,還展出了不少朗世寧的畫作中出現的花瓶以及器物,這些帶有清朝宮廷風格的器物,是朗世寧的畫作中最愛的主題之一,透過這些器物,讓我們可以更進一步認識朗世寧的時代的宮廷時尚表現.為了配合朗世寧特展,故宮也特別規劃了一個數位特展,透過高科技的形式,讓觀眾可以走進朗世寧筆下的動物畫,與這些動物畫的主角一起品味朗世寧的藝術之美,栩栩如生的模樣讓人彷佛置身在朗世寧的藝術人生中.此外故宮也拍攝了由[國寶總動員]主角們主演的動畫短片,以朗世寧的動物畫為主角,展開一連串的冒險故事.透過冒險故事讓大家認識朗世寧的繪畫,蠻有教育意義的味道.

在朗世寧來華300年的時候,正值故宮90歲生日,故宮推出朗世寧特展,除了是故宮90歲的生日禮物外,同時也帶領我們經歷了一場中國國畫以及西洋古典藝術的浪漫約會.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re1689 的頭像
    andre1689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andre16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