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當我們來到台北市政府中山堂的時候,會看到一尊很大的浮雕藝術作品-黃土水的[水牛群像],這件作品是台灣雕塑藝術的第一把交椅-黃土水先生所製作,說到黃土水,他可不只是台灣雕塑家,更是台灣的雕塑藝術的第一把交椅.

出生於1895年,1930年因為積勞成疾,病逝於異鄉日本的黃土水,小時後在台北市萬華區艋舺的一個木匠世家家庭長大,小時候的黃土水在木匠店的歲月,喜歡的事情是看木匠雕刻以及把玩雕刻完之後剩下的木頭,就在黃土水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他的藝術生涯也已經在他的心中埋下了種子.從黃土水自1915年完成了他藝術人生的第一件雕刻作品-[李鐵拐]之後,到1930年過世以前,完成了不少雕塑藝術作品,包括了[兔子] [甘露水] [釋迦出山]以及最有名也是藝術家最後留給世人的最後禮物[水牛群像]等作品,這些作品不但是台灣美術歷史留給世人的禮物,更是見證了台灣雕塑藝術的活教材.

黃土水一生所創作的雕塑作品代表包括了:

李鐵拐(1915年)

1915年,黃土水畢業之後,在萬華當了半年的小學教師,為了順利去日本學習雕塑技巧,黃土水在當時總督府的長官的推薦之下,前往日本東京美術學校雕刻科木雕部進修雕刻藝術,為了能順利進入就讀,學校要藝術家創作一件雕刻作品,黃土水抱著勇氣的態度,完成了這件藝術家人生的第一件作品[李鐵拐],這件作品中,李鐵拐的臉上帶有滿面的笑容,象徵了藝術家勇往直前的樂觀精神,雕塑的人物衣著 木杖以及表情都有逼真的模樣,顯示出藝術家對於考證的態度,這件作品也是藝術家在師範學校的畢業作品之一.

兔子(1926年)

黃土水除了他最喜愛的水牛系列雕刻作品外,也創作了一些動物雕刻作品,包括了[野豬] [獅子] [鴿子] [山羊] [鯉魚]等,完成於1926年的[兔子],是黃土水一生完成的動物雕刻藝術作品的代表作之一,這件作品創作的時間正值中國十二生肖的兔年,所以這件雕塑作品帶有了一些過節的應景氣氛,作品中的兔子吃著東西的可愛模樣,讓人想起了小學校園中,有同學飼養兔子的時候,總是會喜歡看她吃東西的模樣,黃土水的這一件動物雕刻作品,除了延續藝術家一貫的寫實態度外,同時也帶有反璞歸真的可愛氣氛.

甘露水(1919年)

黃土水一生的雕塑藝術作品,大部分都是木雕,[甘露水]是少屬幾件藝術家的大理石雕刻作品,完成於1919年的[甘露水],是黃土水一生創作的人物雕塑作品之一,這件作品中,藝術家吸收了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作品,諸如米開朗基羅 貝里尼等人,以及法國雕塑藝術大師羅丹的雕塑藝術精華,再加上羅浮宮的維納斯雕塑藝術,讓這件古典主義的雕塑藝術作品,凸顯出了藝術家吸收西方雕塑藝術的精神.作品中的女神,有一種維納斯的美學,藝術家將女神刻意從貝殼中培育出來的表現,像極了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女神畫作.這件作品在1920年代的帝展中首次展出,後來由當時的台灣教育會館(目前為228國家博物館)收藏,光復之後經過無數的波折,目前由一位中部的收藏家收藏.如今友愛好藝術的人士聯署,希望這件雕塑藝術作品可以在藝術家誕辰120年的時候,重新回到他當年展出的場所-中山堂展出,並永久由國家收藏.

釋迦出山(1927年,1997年重製)

黃土水除了動物雕塑外,同時也嘗試人物肖像雕塑作品,1925年,黃土水受到地方人士的委託,希望可以替龍山寺創作一件雕刻作品,發起人就是當時的地方文化人士魏清德,黃土水最後選擇了[釋迦]為主題的人物雕塑作品,並決定主題為[釋迦出山],作品的靈感是來自中國南宋時期護家梁楷的作品[出山釋迦],黃土水參考了這件作品的構圖,為了作品寫實,還請人當模特兒,讓作品維持藝術家一貫的精神-逼真且真實,經過了兩年多的創作之後,這件作品於1927年完成,供奉在龍山寺中.可惜這件作品已經在1945年的台北大空襲中炸毀,目前所看到的作品是1995到1997年間,由行政院文建會(現為文化部)陸續翻製成銅像的重製版本,現在分別收藏在台北市立美術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台灣美術館 高雄市立美術館等博物館中.

母與子(1930年)

1930年,為了這一件能夠代表台灣雕塑藝術的歷史關鍵時刻的[水牛群像],黃土水耗盡了不少心力,為了這件雕塑作品,藝術家創作了一系列水牛的雕塑作品,[母與子]就是其中的一件,作品中的主角是一頭水牛母子,安詳純真的模樣,讓人有置身在台灣的農家社會中,簡單純真的印象,讓人想起了中國古畫藝術中,透過水牛母子的安詳景象,呈現出中國農家社會的純真與感動,這些水牛系列雕刻作品,後來成為了藝術家創作[水牛群像]的基礎.

水牛群像(1930年)

完成於1930年的[水牛群像],是黃土水的最後一件雕塑作品,當時的黃土水雖然身在日本,但是心還是想念著台灣的美好一切,在異鄉的感觸之中,黃土水完成了這件代表台灣農村社會的雕塑作品[水牛群像],這件作品中,藝術家將台灣農村的特色-水牛 斗笠 牧童 芭蕉葉給帶入雕刻作品中,除了對台灣農村社會的美好印象外,同時也代表了藝術家對於家鄉的想念之心情,在創作這件作品的時候,藝術家參考了很多牛的樣貌,同時也趁著回台灣看老朋友以及家人的機會,觀察台灣農村的景象,維持藝術家的一貫創作態度-實事求是,讓這件[水牛群像],更凸顯了台灣雕塑藝術的里程碑.[水牛群像]完成於1930年,在這件作品完成後不久,黃土水就過世了,這件作品也成為了藝術家的天鵝之歌.

黃土水的雕塑藝術作品,之所以在台灣的雕塑藝術歷史上留下重要的地位,除了實事求是的精神外,另外一點就是藝術家勇於到日本以及國外學習雕塑技巧,將日本的東方雕塑藝術以及西方的古典雕塑藝術結合,再加上藝術家思鄉的感觸,讓黃土水的雕塑作品,可以在台灣的藝術歷史上留下重要的印記,同時也象徵了台灣雕塑正式在台灣播下種子,儘管藝術家最後以36歲英年早逝,但是他的作品對於後代的雕塑藝術家,諸如蒲添升等,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所以說黃土水是台灣雕塑藝術的第一把交椅,是最好的印記.

當我們欣賞著黃土水的[水牛群像]浮雕的時候,再想想台北中山堂[甘露水]位置的空曠,或許不久的將來,當[甘露水]這件作品重現的這一天,跟水牛群像一起並列,或許是對這位台灣雕塑藝術第一把交椅的黃土水來說,在天之靈一定會感動吧!

 

arrow
arrow

    andre16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