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中正紀念堂變的很法國!因為巴黎畫派中唯一的一位女畫家羅蘭珊,她的作品首度在台灣展出,過去台灣曾經在北美館的橘園美術館特展中展出過她的作品,但是僅為橘園美術館名家的精華版.這次是羅蘭珊的畫作首次有系統的在台灣展出,展品來自日本東京的[羅蘭珊美術館].

羅蘭珊,這位二十世紀來自法國的巴黎派女畫家,一生畫下了許多和女性有關的作品,不管是單身女子 貴族時代 少女的美學以及女同志的社會現象,每一件羅蘭珊的女性作品代表了對這個女性崛起時代的吶喊.然而很少人知道,羅蘭珊曾經有過一段婚姻,這段婚姻是跟一位德國籍的畫商結婚.但是因為戰爭的關係,無法回到巴哩,只好在西班牙過著流亡般的生活.好不容易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可以彼此享受幸福生活,但是雙方的關係並不是很理想,最後這段婚姻在1921年畫下了悲傷的句點,隨後羅蘭珊也回到了巴黎,此後他畫的女生畫作系列開始出現了中性 女同志 單身女子 不婚族與晚婚族的主題,直到去世.雖然羅蘭珊一生的畫作系列都是以彩色為主,然而在他婚姻不愉快的這一段時期,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色調就以灰色的居多.

這次羅蘭珊展展出的一件作品[變成馬的女人],是羅蘭珊完成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作品,這件作品運用了大量的灰暗色色調,跟藝術家早期的彩色色調不一樣.作品依然維持藝術家早年的立體派與奧菲主義的風格,但是又顯得灰暗,這件作品中透過一個灰暗色色調的女人的哀愁,述說了早期社會婚姻中女人的悲歌,這件作品主要跟當時過去社會的婚姻背景有關.畢竟當時的婚姻社會,主要是著重男生外,女生內的古老觀念,在男性至上的社會時期的婚姻制度中,女性往往都是被忽略的一群,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受到女性平權的普世價值的刺激,婚姻中諸多不合理的限制才走入歷史.羅蘭珊的這件[變成馬的女人]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完成的.這件駔品透過女人灰暗的心情以及羅蘭山畫作中常常出現的動物朋友襯托,表達出女性對自由的渴望.

欣賞羅蘭珊的少女畫作系列,就彷彿體驗了一趟二十世紀早期的女性社會史,這個夏天走一趟中正紀念堂,來一趟羅蘭珊之旅吧!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re1689 的頭像
andre1689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andre16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