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的朋友應該知道,「中華兒童叢書」分成三個不同的年級,分別是國小低年級、中年級與高年級,然而早期的中華兒童叢書,卻分成國小一到六年級,而小學一二年級(也就是俗稱的國小低年級),主要是以圖畫書為主。

「畫月亮」是中華兒童叢書第一階段出版的圖書之一,出版的時間是1970年,該書也是知名的兒童文學作家-潘人木先生用無數筆名創作的「中華兒童叢書」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出版的前一年,正是美國的阿姆斯壯登陸月球的歷史關鍵時刻,本書也因此成為了當時的台灣小朋友,對外太空產生想像力的題材。

「畫月亮」的故事是說,一個小學生計畫要參加兒童圖畫比賽,小學生決定以「月亮上的風景」為題材來創作,創作過程中小學生透過自己的想像力,把地球上的景色搬到月亮上,小學生的爸爸決定給予協助,讓作品更好,在父子倆人互動的過程中,小學生不但了解到了月亮上的一切,也對太空產生了無限的想像力。

本書的定位雖然是兒童取向的圖畫書,然而該書不只是述說一名小男孩透過繪畫表達出太空時代的想像力,同時也穿插了有趣的科學知識,是典型的「看故事學知識」讀物之一。畢竟,在早期大部分台灣的小朋友的知識學習,只限教科書的領域的情形之下,「中華兒童叢書」適時扮演了這樣的角色,讓讀者一面看故事,一遍學習科學與歷史人文知識,所以她不但只是一本圖畫書,同時也是知識性質的文學與科學讀物。

書中的插畫由於配合故事中,主角參加兒童圖畫比賽的關係,內容穿插了主角兒童畫的情節,書中部分的插圖,是用蠟筆畫繪製完成的。透過蠟筆畫的手法,不但讓整個故事可以有童趣的味道,同時也是台灣自己繪製的兒童圖畫書插畫的實驗之作。畢竟在60到70年代的台灣童書出版產業,尚未開闊的處女地時代,「中華兒童叢書」裏頭多元化的繪畫手法,間接培養了無數的兒童圖畫書人才以及愛好者。

本作的另外一個特色,在於主角對「太空時代」的無限想像力。「畫月亮」一書的出版時間是1970年代,這個時間點也是人類對於太空探險知識追求最熱烈的時期。打從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以降,人類探險的版圖正是擴張到太空世界,讓探險這個名詞,有了嶄新的定義。而太空探險的白熱化以1969年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登上外太空的月球,留下「我的一小步,是世界的一大步!」這段歷史名言。而本書的主角是在被登月事件吸引之後,決定畫一幅「月亮上的風景」作為太空時代的象徵產物,「畫月亮」一書同時也是象徵了當時的台灣小朋友,對於外太空的想像空間。

探索太空是夢想的象徵,然而對太空世界的想像力,卻也代表了許多人對於未知的神秘世界的好奇心。在閱讀完「畫月亮」這本書後,是否已經喚起了你對於未知的神秘世界的想像力呢?

arrow
arrow

    andre16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