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認識[觀海]這首詩,是在我唸高中一年級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們班要參加一年一度,而且是每個高中一年級傳統的高一班際詩歌朗誦比賽,比賽的規定要用新詩(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現代詩體,而且是中文)來朗誦,[聽海]這首詩是在大家推選之後所產生的,後來我們憑著這首詩,在這年的詩歌朗誦比賽拿到了第三名(第一名是有美女一號 老婆大人跟太子大哥的一年三班),時隔十年之後,我再看一次這首詩,我才領悟到為什麼會選中的原因.
[觀海]這首詩是羅門的經典自然詩作品之一,1928年出生的羅門,少年時代來到台灣,先後擔任了空軍飛行官校飛行員,並且在民航局服務,1954年唸高中這一年以一首[加力布魯斯]的新詩一戰成名,從此開啟了他跟現在詩的不解之緣,羅門在長達半世紀之久的創作生涯中,寫了不少廣受大家歡迎的詩作,並出版了六本詩集 四本評論,此外也被翻譯成英文 法文 韓文 日文 德文 西班牙文 義大利文等不同的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廣受不少讀者喜愛,每一首羅門的詩,充滿了想像力 譬喻法 深刻的感情與觀察力,同時他跟同樣是詩人的妻子蓉子的愛情,也成為了二十世紀華人文學的一段佳話,也因為這樣,當年我們的班際詩歌朗誦比賽會選中這首詩,就是因為他筆下的每一首詩,都是日後大家永懷難忘的經典.
完成於1978年的這首[觀海]是羅門在[曠野]時期的代表自然詩之一,曠野時期羅門筆下的詩,充滿了對自然的熱愛與無限的想像力,也象徵了當時都市的人民在追求理想生活的同時,是否也該回想一下自然給予我們的禮物,並且從中學習珍惜自然 與自然做朋友的價值.[聽海]這首詩讓我聯想到了法國音樂家,也就是印象樂派第一把交椅的偉人所寫的交響詩[海],一樣是對海的詮釋,但是德布西的詮釋是從白天到夜晚,海的千變萬化自然景觀.而羅門的這首詩則是對海的無限想像,將自然觀察家觀察大自然的行為,以文學化的方式詮釋出來,整首詩呈現出一種對自然的禮讚與無限的想像,下面就附上這篇羅門所寫的[觀海]的原詩(收錄在[羅門詩選],羅門著,洪範書店出版,1984)

觀海 羅門

飲進一條條江河
你醉成滿天風浪
浪是花瓣 大地能不繽紛
浪是翅膀 天空能不飛翔
浪波動起伏 群山能不心跳
浪來浪去 浪去浪來
你吞進一顆顆落日
吐出朵朵旭陽

總是發光的明天
總是弦音琴聲迴響的遠方
千里江河是你的手
握山頂的雪林野的花兒而來
帶來一路的風景
其中最美最耐看的
到後來都不是風景
而是開在你頭上
那朵永不凋的空寂

聽不見的 都已聽見
看不見的 都已看見
到不了的 都已進來
你就這樣成為那種
無限的壯闊與圓滿
滿滿的陽光
滿滿的月色
滿滿的浪聲
滿滿的帆影
究竟那條水平線
能攔你在何處
壓仰不了那激動時
你總是狂風暴雨
千波萬浪
把山堐上的岩石 一塊塊擊開
放出那些被禁錮的陽光與河流
其實你遇上什麼
都放開手順它
任以哪一種樣子 靜靜躺下不管
你仍是那悠悠而流的望川
浮風平浪靜花開鳥鳴的三月而去
去無蹤
來也無蹤

既然來處也是去處
去處也是來處
那麼去與不去
你都在不同的走
從水平線裏走出去
從水平線外走回來
你美麗的側身
已分不出是閃現的晨曦
還是斜過去的夕陽
任日月間過來問過去
你那張福在波光與煙雨中的臉
一直是刻不上字的鐘面
能記起什麼來
如果真的有什麼來過
風浪都把它留在岩壁上
留城歲月最初的樣子
時間最初的樣子
蒼茫若能探視出一切的初貌
那純粹的擺動
那永不休止的澎拜
它便是鐘錶的心
時空的心
也是你的心
你收藏日月風雨江河的心
你填滿千萬座深淵的心
你被冰與火焚燒蘭透了的心
任霧色夜色一層層塗過來
任太陽將所有的油彩倒下來
任滿天烽火猛然的掃過來
任砲管把血漿不停地灌下來
都更變不了你那藍色的頑強
藍色的深沉
藍色的凝望
即使望到那縷煙被遠方
拉斷了
所有流落的眼睛
都望回那條水平線上
仍望不出你那隻獨自
在望著那一種鄉愁
仍看不出妳那隻獨輸
究竟已到了那裏

從漫長的白晝
到茫茫的昏暮
若能凱旋回來
便伴著月歸
星夜是你的冠冕
眾星繞冠轉
那高無比的壯麗與輝煌
使燈火煙火砲火亮到半空
都轉了回來
而你一直攀登到光的峯頂
將自己高舉成次日的黎明
讓所有的門窗都開向你
天空都自由向你
大地都遼闊向你
河都流向你
鳥都飛向你
花都芬芳向你
果都甜美向你
風景都看向你
無論你坐成山
或躺成原野
走動成江河
無論你是醒是睡
只要那朵雲浮過來
你便飄得比永恆還遠

欣賞每一首羅門的詩,就像是優游在想像力的大海中,品味著華人現代詩的畢卡索的每一場驚奇之旅!

arrow
arrow

    andre16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