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過年,剛好計畫台中小旅行(景點未定),昨天下午就在台大圖書館,閱讀了大地地理雜誌164期介紹台中,除了期待過年外,也喚醒了我當年跟研究所同學去台中的回憶殺,更讓我想起了一件作品.,這件作品就是林惺鈺的[溪].
[溪]是不久前過世的藝術家林惺嶽,完成於1993年的作品,目前收藏在台北市立美術館,是進入90年代後的台灣美術界中,少數幾件堅持寫實主義的作品之一.
林惺嶽在[溪]這件作品中,除了使用寫實的描繪外,還透過透視法,把台中大甲溪的景色,描繪的栩栩如生,這樣的繪畫手法,受到了藝術家本人1975年到西班牙旅行的影響,除了被當地的景物深深吸引外,還有一點就是被古典藝術的透視法所啟發,讓他在回到台灣後,也把旅遊學到的藝術人生,給運用在台灣的美景描繪之上.
在[溪]這件作品中,可以看到大甲溪的景象,在藝術家的描繪之下,有如身歷其境的感覺,欣賞這件作品的時候,我也會想起自己閱讀大地地理雜誌164期,介紹台中的文章,在我閱讀過後,除了有一種期待去台中的衝動外,也想起了一段回憶殺.
記得那個時候,是2012年的春天,我們一起去南投與台中旅行,拜訪當地的傳統藝術文化,在參觀的過程中,我仿佛回到了90年代,如此純真的年代,當然也跟藝術有某種關係.
進入90年代後的台灣藝術界,受到歐美那些超現實主義 抽象表現主義 紐約畫派 普普藝術 歐普藝術等所謂傳統人士看不懂流派的衝擊之下,也有一些藝術家堅持守住寫實的傳統,包括了郭雪湖 楊三郎 林玉山 李石樵等人,而林惺嶽也是其中的一位,在一片所謂看不懂抽象藝術的思維之下,仍然堅持寫實呈現出台灣的美景,不搞野獸派 立體派之類,反而像美國傳奇女藝術家歐姬芙筆下的寫實風景.或許與其說是走保守路線,還不如說是回歸到藝術人生的本質-單單純純,簡簡單單,就跟我當年的台中小旅行一樣,面對傳統藝術文化的同時,也思考反璞歸真的意義.
雖然最後的回程,因為忘記在台中吃午餐,拖到台北才吃,被家人跟同學說不好意思,但這也是旅行過程中的意想不到意外-在旅行的過程中,雖然會不小心忘記一些事,但是也會讓你有更不一樣的思維.
我相信,紀念林惺嶽藝術家最好的方法,除了欣賞[溪]這件作品外,也希望這個台中行,也一路順利,不要再受到近日的麻疹疫情影響!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