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不久就是2024的台北電影節頒獎了,今年入圍的大贏家就是入圍14項的[周處除三害],屆時將跟[老狐狸] [小曉] [BIG]與[莎莉]一起角逐最佳影片,簡直可以被視為[金馬獎60延長賽].
筆者第一時間得知此事之後,立刻再次想起了去年秋天,跟弟弟少爺進戲院欣賞此片的回憶,當時之所以對本片好奇,除了金馬60最佳導演 男主角入圍外,更想知道的是本片為什麼如此吸引到我的好奇?果然看完後,證明我的慧眼識英雄是正確的,這部片就像是[英雄本色]的港式燒臘,遇上[捍衛任務]的好萊塢重口味動作美學雙拼的披薩.
不過,或許是因為本片的動作美學色彩太過強烈的關係,多少還是讓習慣看小清新題材華語電影的觀眾,可能還需要適應,然而,它的魅力就像二十世紀西洋美術掀起了革命一樣,在港澳與大陸上映後,掀起了一波熱潮,也讓大家終於知道,原來華語電影不只有小清新以及嚴肅劇而已,也可以拍攝出有如野獸派強烈色彩的動作片,在網吉拉上架之後,大家也終於知道-
[原來,我差點就錯過了華語電影最震撼的驚奇!]
只是,你我可能不知道,百年前的文化藝術歷史上,也有一個比[周處除三害]電影還要強烈色彩的故事,甚至比馬諦斯的野獸派在秋季沙龍展出的時候,還要掀起更激烈的噓聲,那就是斯特拉溫斯基的[春之祭].
[春之祭]是斯特拉溫斯基的經典作品,同時也是改寫古典音樂史的作品.這齣管弦樂作品,描述的是在一片荒蕪的大地上,一群人挑選出一名女孩,讓這名女孩跳著舞,直到死去,如此詭異的故事,加上前半部分仿佛北歐表現主義的詭異曲風,後半部演變成馬諦斯野獸派的旋律,如此有別於過往古典音樂的浪漫旋律,加上當時歐洲文化界,經歷野獸派 表現主義 立體派與未來主義的連環滿漢全席,大家還在努力適應,所以風格異類的[春之祭]自然而然就在首演的時候,引起騷動,是必然的事情了.
1913年5月29日,[春之祭]首演的時候,觀眾滿心期待可以聽到一首浪漫的古典音樂作品,但是音樂開演後,詭異的風格讓觀眾感到不安,現場噓聲四起,一派是反對前衛派的保守主義份子,另外一派是要讓古典樂壇改變,就跟西洋藝術流派崛起一樣,結果就變成了一場鬧劇,不但引起警察關切,就連聖桑也忍不住吐槽-
[這是蝦咪挖糕?]
然而,也因為這個首演時的意外,引起了人們對於[春之祭]的好奇,也讓大家開始注意到這齣注定改寫古典音樂歷史的傳奇之作,而在數月後,修正版的[春之祭],反而獲得了好評,仿佛就像是普契尼[蝴蝶夫人]的歷史從演一樣-一開始是噓聲,後來變成了掌聲!而世人也因此認識了[春之祭]這齣改寫古典音樂歷史的不朽傳奇,記得我當初認識[春之祭]的時候,是透過迪士尼卡通[幻想曲]的[春之祭]段落,來認識的,那個時候一聽就上癮,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喜歡上他,直到後來我上了國中後,有一次國中管樂團演奏這首曲子,加上那個時候自己很喜歡收集古典音樂CD,我才認識了[春之祭]這首古典音樂史的不朽之作.
無論是百年前[春之祭]首演的噓聲變掌聲,還是百年後華語影壇[周處除三害],都告訴我們一件寶貴的事情-藝術往往都是寂寞的先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