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米勒(1814~1875)作品

◎1857年

◎油彩、畫布

◎83.5×111公分

◎巴黎奧賽美術館藏

在大家印象中的國中國文課本裏頭,有一篇經典的文章叫「不驚田水冷霜霜」,這篇由農民作家吳晟所寫的紀實散文,描述了農民工作實況的酸甜苦辣、以及農業社會生活的艱辛,不但為台灣農家社會,留下了歷史見證,也感動了不少世世代代的國中生。如果說陳冠學在自然紀實文學「田園之秋」中,透過農家四周景物的細緻描寫,述說台灣田園豐收季節的自然景色、花鳥蟲魚,吳晟的鄉土生活散文「不驚田水冷霜霜」以他自己農民身分的角度,述說了還沒有機械化前的台灣傳統農業社會,那麼米勒的「拾穗」描繪的是法國農家社會的田園人文風情。

完成於1857年的「拾穗」,是印象派的先知者-馬奈在1863年創作了轟動全世界的「草地上的午餐」前,西方藝術史上最重要的一件作品。1857年在巴黎官方的沙龍展展出後,不但讓米勒的藝術人生,因此一鳴驚人,同時也奠定了米勒「寫實主義大師」的重要地位。

「拾穗」描繪的是豐收季節的秋天,三名不同身分的農村婦女-老奶奶、母親和女兒,在收割季節(很像台灣豐收季節的番薯與稻米一樣)後的田園裡,撿拾農地裡剩下的麥穗,希望可以渡過一個寒冷的冬天,雖然這份工作對它們的收入有限,勉強只能糊口而已。但是對這些農婦來說,即使是豐收季節過後,田裡剩下的麥穗,也是得來不易的食糧,千萬不能浪費。米勒筆下這些農婦,撿拾麥穗的景象,彷佛陳之藩的勵志散文「謝天」筆下的名言一樣-「祖父每年在『風裡雨裡的咬牙』,祖母每年在『茶裡飯裡的自苦』,他們明明知道要滴下眉毛上的汗珠,才能撿起田中的麥穗。」的確,拾穗這種沿自於古代希伯來人的宗教傳統風俗,就是在告訴世人:「當你的田園在豐收的季節,一定要讓拾穗者進入田園拾穗,如果你拒絕拾穗者進入你的田園拾穗,老天爺就不給你飯了。」

的確,米勒透過拾穗這個法國農業社會歷久不衰傳統習俗,所傳達的感恩精神,跟陳之藩在國中國文課本中的經典散文「謝天」的另外一句名言,有異曲同工之妙-「一粥一飯,半絲半縷,都是多少年、多少人的血汗結晶。」陳之藩的這句催淚名言,就是告訴世人不管生活在怎麼艱難,無時無刻都要抱著一顆感恩的心。畢竟當你拾起掉落在地上的麥穗的時候,你進行的不只是一種工作、一種使命、一種成就感的喜悅,甚至也是一種不浪費糧食的感恩精神。

畫中的背景顏色,米勒刻意使用了金色的色調,一來讓整件畫作可以表達出秋天豐收季節的喜悅,同時讓畫作背景的陽光,凸顯出秋天裡大家在溫暖的陽光下,歡歡喜喜的豐收,讓自己可以有一個溫飽的冬天,不至於挨餓受凍。然而豐收季節農家的喜悅,跟在田園中苦哈哈的撿拾麥穗的農婦,卻也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對比,描繪出了工業革命之下,資本主義社會的貧富差距,這樣的對比呈現手法,也跟後來印象派畫家的風景畫,例如莫內的「印象,日出」中,描繪出工業革命下塞納河風景與都市化開設工廠與大城市住宅區的微妙衝突,十分類似。

「拾穗」的創作背景,跟米勒的藝術人生有微妙的關係, 1848年法國的二月革命、痢疾疫情等風風雨雨,先後對巴黎的元氣造成了傷害,在這之後,米勒對於繁華的巴黎,已經不再抱有任何的美好回憶,於是米勒就在1849年,一家五口就從繁華的巴黎,放棄了人人羨慕的上流社會生活,回到藝術家童年的故鄉巴比松。來到巴比松的米勒,過起了有如作家陳冠學筆下「田園之秋」的平靜生活,還認識了不少愛上農村社會隱居生活的朋友,其中一個是巴比松畫派的畫家盧梭,在盧梭的鼓勵之下,米勒開始以巴比松一帶的農民進行創作,包括「拾穗」在內的米勒藝術人生代表作,諸如「晚禱」、「牧羊女」等作品,都是在巴比松農村完成的。

「拾穗」這件作品曾經兩度來台灣展出過,分別是2008年歷史博物館的「驚艷米勒-田園之美畫展」、2017年故宮的「印象左岸-奧賽美術館典藏展」。兩次在台灣展出的時候,都吸引到了人山人海的人潮,來參觀展覽的人紛紛來目睹這件巴黎奧賽美術館的鎮館之寶,由此可見米勒「拾穗」的吸金魅力。

arrow
arrow

    andre16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