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五,我去買麵包的路上,看到北捷東區捷運地下街,正在展出台北老照片的展覽,正好這些照片就想起了我藝術人生中的某些東西,在好奇心驅使之下,我就去參觀了!

這些老照片,從台灣博物館到國父紀念館,甚至是圓山兒童樂園,或者是日治時代的街道,台北橋或者是拆除的中華商場,每一張照片都喚起了我對於老台北的記憶,其中最讓我感到印象深刻的照片,就是老建成圓環的照片了.

圖像裡可能有植物

圖像裡可能有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橋樑、植物、戶外和水

說到老建成圓環,可以說是一段城市變遷的歷史.

圖像裡可能有室內

建成圓環,也就是台北圓環,最初建立於1908年,原本只是一個小小的公園,後來隨著淡水線鐵路的開通,圓環就成為了台北市大同區大稻埕日治時代,最重要的腹地,不少小吃攤販陸續進駐,繁榮了好一段時間,也許可以說是最早的夜市.直到1943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人將這邊改造成蓄水池,也暫時結束了圓環的歷史.

1945年,大戰結束之後,圓環恢復了二次大戰前的小吃攤位功能,與西門町的中華商場一起並列為昔日台北西區的美好回憶,但是後來在歷史的巨浪之下,隨著其他夜市諸如士林夜市 公館夜市的崛起,加上1980年代後,台北市的商圈從西區轉移到東區(巧合的是,如今商圈變成西門町與信義區兩極化了!),建成圓環就與中華商場一樣,慢慢的沒落了.

1992年中華商場的拆除,加上1993與1999年圓環的兩次大火,也加速了建成圓環的沒落,儘管2002年跟2008年,曾經一度想要復興圓環,但是最後仍然沒有成功,最後在2016年時拆除,只保留蓄水池,也宣告了建成圓環的終結,巧合的是,1987年的一部舞台劇作品[圓環物語]中,似乎也暗示了建成圓環在新興的商業活動興起之下,終究要面對被歷史巨浪吞噬的殘酷事實.

「gustave caillebotte square」的圖片搜尋結果

「gustave caillebotte fog」的圖片搜尋結果

而這張建成圓環的老照片,也讓我想起了卡玉伯特筆下的兩件作品,分別是[奧斯曼大道上的交通島]以及[起霧的聖馬丁廣場],這兩件作品都是完成於1877年,同樣都是屬於[下雨的巴黎街道]階段的作品,目前這兩件作品,都是私人收藏.

[奧斯曼大道上的交通島]在我眼裡的解讀,反而更像是圓環拆除之後的景象,在交通來往的奧斯曼大道上,交通島讓我聯想起拆除過後的圓環,整齊乾淨,公園的景象讓人感到愉快的同時,同時也保留了二次大戰的時候興建的防空蓄水池,讓人邊散步,邊省思歷史,同時也悼念這段一去不復返的美好年代.

至於[起霧的聖馬丁廣場],對我的解讀,則是在早春的天氣中,台北圓環周邊交通與行人的忙碌氣氛,在霧中的天氣裡頭,行人匆匆忙忙的走過去,圓環依然靜靜的在這邊,伴隨著市民講述他的歷史故事,雖然圓環的景物依舊還在,但是昔日台北圓環作為台北市最早的夜市,以及二戰後語西門町的中華商場,串聯起昔日老台北西區繁華景象的年代,已經成為了永遠的歷史記憶,剩下的只是給市民的追思.

看著建成圓環的歷史照片,在聯想起卡玉伯特藝術人生筆下的作品-[奧斯曼大道的交通島]以及[起霧的聖馬丁廣場],再一次告訴我們,美好年代一去不返的殘酷.

arrow
arrow

    andre16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