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氣很冷,而且很多學生朋友開始放寒假了(雖然高三的朋友還要考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就來寫一篇色彩繽紛的名畫日誌,希望可以帶給大家溫暖!

這次故宮的普希金美術館特展,後印象派的畫家部分自然而然不會缺席,雖然展出的畫家只有高更跟塞尚,但是高更的這件作品除了是這次唯一展出的高更作品外,同時也是這次故宮普希金美術館典藏展中,我最喜歡的一件作品之一,那件作品就是高更的「有孔雀的風景」。

「有孔雀的風景」完成於1892年,是高更在大溪地時期的作品之一,當然除了這件作品外,普希金美術館收藏的高更作品,還有一件是高更同樣在大溪地時期完成的「哎呀!你忌妒了嗎?」,但是那件作品比「有孔雀的風景」還要早一年完成。

1888年年底,在發生了藝術史上舉世聞名的「梵谷割耳事件」之後,高更結束了那段跟梵谷在阿羅時期不怎麼愉快的那段日子,先去了一趟布塔列尼半島住了一段時間,然後才來到大溪地,而大溪地就啟發了高更畫出很多異國色彩的畫作,就跟梵谷的阿羅時期黃色系列、塞尚的聖維克多山以及羅特列克的蒙馬特夜生活,甚至是莫內的吉維尼花園一樣。

在「有孔雀的風景」那件作品中,高更使用他在大溪地時期的鮮豔色彩,描繪出了一件很有異國風情的作品,不論是造型奇特的熱帶植物、還是純真的大溪地居民,高更透過不同於法國時期的陰暗色彩,藉由鮮豔的色彩把自己來到大溪地之後,樂在其中的心情故事給表達出來,讓觀眾欣賞這些高更的作品的時候,也可以沉浸在一片華麗色彩的氣氛中。

既然畫作的主角是孔雀的話,「有孔雀的風景」自然而然少不了孔雀了!這隻位於畫面左下角的孔雀,可以說是整件作品的亮點,畫面中的孔雀一公一母,悠閒的在大溪地的風景裡與人類和大自然共處。其實孔雀的形象早在中國清朝時代,朗世寧的畫中就有孔雀為題材的作品(台北故宮就有收藏他的畫!),而朗世寧這些有西畫風格又有東方風格的畫作,後來也傳到了西方,除了高更的「有孔雀的風景」外,還有雷諾瓦的「賈本提耶夫人和孩子們」中的孔雀屏風、以及惠斯勒的孔雀屏風主題畫作中,都可以看到孔雀的影子。

「有孔雀的風景」的另外一個看點,是畫作右下角伴隨著高更簽名的「Matamoe」字樣,這個字在大溪地的原住民語言中,有一種「死亡」的含意。然而高更卻把這個字解釋成「跟法國時期不怎麼愉快的生活」設下分水嶺的暗喻,或許是高更希望自己的藝術人生,可以平靜無事的在大溪地度過吧!雖然高更在1890年中期還有回去法國巴黎看老朋友,但是或許是因為在巴黎又發生了一些不怎麼愉快的鳥事,諸如碰上愛情騙子、愛女過世等等,之後高更就直接重回大溪地,直到1903年過世前沒有再踏上法國這塊土地一步。

「有孔雀的風景」就跟高更所有的大溪地時期畫作一樣,畫的不只是高更的大溪地心情故事,同時也為大膽用色的華麗野獸派畫家諸如馬諦斯、德朗等人鋪了路。

作者按:其實這次故宮的普希金美術館典藏展,本來還期待梵谷的「紅葡萄園」可以展出,一來這件作品是普希金美術館的典藏畫作之一,二來是梵谷藝術人生生前唯一賣出的一件作品,可惜最後沒有如願,我只能說殘念呀!!

arrow
arrow

    andre16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