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秋節前的禮拜六!
這天,我跟爸媽一起去位在新北市鶯歌區的陶瓷博物館走走,作為我們中秋節的娛樂活動。
去鶯歌對我陳婷婷來說,真的是既興奮又期待啊!
因為從小到大,我只有從旅遊書上看過鶯歌陶瓷博物館的介紹,根本沒有機會去鶯歌,這可是我第一次去呢!
然而路上或許是因為中秋假期,大家紛紛出遊的關係導致塞車,還好沒有打亂倒我們遊玩的興致。
一停好車位,看到博物館外觀的建築,簡直讓我大開眼界。
「哇~!」
這間鶯歌陶瓷博物館的外觀,是一棟三層樓高的建築物,還有地下兩層,非常的漂亮。
博物館建築物的外觀,結合了清水模、鋼骨架跟透明玻璃空間,看起來就跟巧克力一樣,令人感到垂涎三尺。
我則是拿出智慧型手機,拍了幾張照片,然後上傳到臉書去。
「相信我同學看到之後,一定會大開眼界!」
只不過好巧不巧的,我的臉被我爹狠狠地捏了一下,「乖女兒,別只顧著拍照,我們要趕緊進去參觀呢!」
「是-!」
走進博物館,我感到一陣大開眼界。
因為這間博物館的一樓大廳,跟我過去去過的北美館、故宮博物院、科學教育博物館跟國立台灣博物館,有很大的不一樣。
他們博物館的一樓大廳,走的是挑空的路線,讓人看了感到一陣舒暢。
而且更棒的是,就連坐輪椅的身障朋友參觀博物館,也不會讓人感到不方便呢!
「原來空間對一般人而言,是很順暢的事情,然而對身障朋友來說,卻是很甜蜜的負擔。」我這樣告訴自己。
「是啊!媽媽叫你要試著體諒身障人士,原因就在這個地方,畢竟身障人士都是身體與心理上有狀況,需要大家的體諒與關心。」媽媽這樣告訴我。
我點了點頭,看來還沒參觀博物館,我就學到了寶貴的一課。
老媽在服務台,替我報名了下午的教育活動之後,正好早上有定時導覽,我們就一起跟著導覽員,參觀博物館。
只是這場導覽,跟我熟悉的不太一樣,居然有一位手語導覽員。
「為什麼會有手語導覽員呢?」我不解地問老爹。
「你馬上就會知道答案了,跟著走吧!」
我們一家三個人就這樣,跟著參加導覽活動的人,一起進入陶瓷博物館的世界。
一整個上午下來,我陳婷婷可是收穫滿滿,好像在校外教學一樣。
導覽的內容是館內的常設展。
整個常設展從館內的製陶技術,到台灣陶瓷的發展、再到鶯歌陶瓷產業的發展變遷歷史、以及台灣史前與原住民時期的陶瓷,最後是陶瓷與生活陶瓷的未來作結。
「哇~!看來跟家人出去玩,同時也給自己上了一堂課呢。」抄著筆記的我,這樣告訴自己。
「所以這就是爸媽希望你有機會,就要出外走走的原因,就在這個地方。」
「而且等你到學校,你搞不好跟同學有話題聊哩!」
「是啊!」
被爸媽這一說,我的臉幾乎都紅了。
上午的導覽活動結束後,我們一家人參觀館內的陶瓷收藏,看著這些漂漂亮亮、各式各樣造型的陶瓷,讓我感到大開眼界。
當然在參觀的同時,我認不住問我爸爸,剛剛的手語導覽是怎麼一回事。
「這個導覽是為聽障人士設計的。」身為學校老師的老爹跟我解釋,「聽障人士由於在溝通上跟一般人士,有很大的困難,所以才需要手語來進行溝通,讓聽障生可以快速了解狀況。」
「原來如此!」
「乖女兒,所以你現在總算知道聽障生生活的不方便了吧?你可要好好記住啊!」老媽忍不住對我說教了起來。
中午吃過飯之後,趁著下午的活動還沒開始前的空檔,我們一家三口在陶瓷公園散步,打發時間。
而在此同時,我腦海裡也想起了之前的一件事情。
那時候,正好是我升上國中後開學第二個禮拜。
班上愛畫畫的李石城,突然間心血來潮,把衛生紙做成助聽器,玩得不亦悅乎。
「你們看,這可是我引以為傲的美術雕塑-助聽器!」
「好厲害哦!!」
「你可以去當哆啦A夢了耶。」一旁的黃佳薰忍不住錦上添花了一句。
「呵呵,這可是我昨天晚上發明的唷。」
李石城大放厥詞的,跟大家介紹這個東西的製作過程,就連我自己最後也忍不住加入了行列。
「你可以告訴我怎麼做嗎?」
「當然沒有問題!!」
李石城就化身成電視節目才藝老師一樣,耐心的教導我怎麼做這個東西,還鼓勵我試試看。
結果好巧不巧的,我一個不小心就學會了!
果然一整天下來,我跟李石城就把這件東西,當成是很可愛的小玩意兒,炫耀給同學看,當然也不忘說明好處。
對我而言的好處是,如果老師對我們訓話,我們就可以把它忽略掉啦!
可惜這樣的好心情,沒有持續太久。
就在第二天放學過後,班導師要我們去輔導室的資源教室一趟,起先我們搞不清楚這是怎麼回事。
一直到到了資源教室,我們才弄清楚這一切。
「你們兩個人簡直是太誇張了,居然拿聽障生的不方便來開玩笑!!」
資源教室的邱小惠老師,雖然看起來很溫柔,但是兇起來卻是很不客氣的。
「我們只是好玩而已-」我努力解釋。
「好玩!那不叫好玩,這叫白目!!」邱小惠老師忍不住對我們又念了幾句:「你們以為自己很正常,就可以把聽障生的東西拿來當成開玩笑吧?你們要知道聽障生因為聽力障礙的關係,溝通與生活技巧上有很大的困難,結果你們卻把它們的不方便,當成有趣,真的是極惡劣又可惡!!」
結果最後的下場,可想而知。
我們兩個不但被數落了半個鐘頭,還被罰寫悔過書,外加一篇「我的妹妹聽不見」的讀書心得,真的是有夠悽慘。
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是一場慘痛的教訓。
也因為這件事情,加上今天的手語導覽,我才知道聽障生在生活與溝通上,有很大的不方便,要怪只能怪我自己太無知了!
下午的教育活動,就是要大家用陶土來雕塑。
在正式開始之前,老師先給我們說明陶土的一些知識,包括陶土的歷史、種類和用途等等。
由於現場有聽障人士參與的關係,自然而然就設置了手語服務。
看著指導老師的手語,此刻我終於了解到聽障生在溝通上的不方便了!我也才知道我當時的行為,有多麼無知又可笑。
開場白之後,指導老師在黑板上寫上步驟,當然也少不了手語的說明,弄得好像是小說「第十三個生日」中上烘焙課的場景一樣。
說明完步驟之後,大家就紛紛捲起袖子,開始弄了!我當然也不例外。
「感覺就好像美術課一樣哩!」我心裡這麼說。
在場參加的人,幾乎都拿出自己的本領,設計出最棒的作品,從動物到植物,從吃的東西到生活用品、甚至是時下最夯的寵物娃娃和漫威英雄,什麼都有。
當然我自己也設計了一件特別的作品。
這件作品是一名帶有甜美笑容的女孩,女孩的外型我參考了日本漫畫筆下的女孩子的打扮,其實應該說,很像火紅動漫「工作細胞」中討人喜歡的血小板啦。
只是這個女孩,唯一的差別在於沒有耳朵。
而我這件女孩的作品,多少也象徵著我自己對這件事情的反省吧!
等到大家的作品完成之後,指導老師請各位上台報告,就跟我國中的美術課一樣。
其中最受到矚目的,就是這三個聽障生了!
那三個聽障生,分別是兩女一男,男的跟我一樣唸中正國中,唸國中三年級。
另外兩個女的,一個唸桃園的一所國中,另外一個是在唸板牆的埔墘國小。
當三個人上來介紹自己的作品的時候,因為溝通不良的關係,還引起了一陣笑聲呢!
當然,還是手語老師化解了這一切的尷尬場面。
而感同身受的人,還是我陳婷婷。
畢竟自從經過了教訓之後,我自己也可以體會到聽障朋友在生活上的不方便了。
輪到我介紹作品的時候,我面帶微笑的說明這件作品。
「我的這件作品是一個可愛的女孩,表面上看起來跟一般的女孩沒有兩樣,只不過差別在於,沒有耳朵,內心感到不快樂。」
「為什麼沒有耳朵?」
「是你故意不放上去的嗎?還是另有原因?」
「不是。」我解釋,「之所以沒有放上耳朵,是因為我希望這件作品,可以讓大家知道聽障生生活的不便,它們也跟一般人一樣,想要有平等的生活地位,只是因為聽障,造成溝通不便而已。」
我隨後也說明了自己在學校的時候,因為對聽障生開玩笑,結果挨罵的慘痛教訓,大家聽了以後,幾乎沒有一個人不感同身受的。
「講得真好!看來我以後真的不要再拿聽障人士開玩笑了。」
「我終於知道聽障朋友的不方便。」
「我也是!!」
而我這件作品,也意外獲得了壓倒性的好評,連我爸媽都感到開心呢。
我們一家人回家途中,望著美麗的風景,我自己也覺得今天是收穫滿滿的一天。
「一趟陶瓷博物館之旅,不但讓我了解到了陶瓷的歷史與生活、還學到了雕塑的技巧、以及聽障朋友的內心世界,真是一舉三得呢!」
當然我也等不及看到我的作品,最終的成品模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