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影片:我不是藥神
翻開這幾年的金馬獎歷史,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已經在金馬獎上,越來越占有一席之地,包括了2004年的「可可西里」、2009年的「不能沒有你」、2011年的「桃姐」、2012年的「神探亨德張」等作品。「我不是藥神」以探討醫療事件為議題,巧妙把真實故事與社會寫實結合在一起,仿佛就像兩部2012金馬最佳影片「神探亨德張」(真實故事改編)以及「奪命金」(社會寫實議題)的複合體,加上本片也是華語電影少見的醫療故事題材,議題探討的勇氣可嘉,值得鼓勵。
最佳導演:張藝謀「影」
近兩年的金馬獎,總是會出現「導演社會寫實、最佳影片曲高和寡」的路線,最明顯的例子就是2016年金馬獎「我不是潘金蓮」跟「八月」最後先後奪下最佳導演與最佳影片的獎項,今年也不例外,不過就是角色顛倒過來而已。張藝謀雖然過去也拍過經典的華語片,例如「秋菊打官司」、「菊豆」跟「大紅燈籠高高掛」、「一個都不能少」、「英雄」,但是幾乎沒有在金馬獎上有任何的入圍,這是張藝謀導演的一大遺憾,如今這部「影」被視為自從2015年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後最後注目的武俠動作電影,水墨畫的藝術風格加上把華語電影已經拍到氾濫成災的三國故事,找到新的出口,這個獎對張藝謀來說,絕對是一種遲來的肯定!
最佳動畫長片:幸福路上
打從2005年的「紅孩兒決戰火焰山」拿下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後,台灣的動畫電影就沒有在金馬獎上,拿下最佳動畫長片這個項目。如今「幸福路上」這部電影可望為台灣動畫電影,奪下許久不見的金馬獎!本片以一個小女孩的角度,來看待台灣歷史的社會變遷,也告訴世人我們終於擁有了自己的「櫻桃小丸子」。
最佳紀錄片:後勁-王建民
王建民可以說是千禧世代的台灣人,共同的美好回憶,他的意義不只是一個運動員而已,同時也是這個世代的人們的歷史記憶,如今隨著旅美第一代成員陳金鋒、曹錦輝跟郭泓志陸續退休,這部「後勁-王建民」紀錄片的出現,可以說是意義非凡,為這位運動員的人生留下美好的倩影,如果可以因此拿下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同時也讓王建民可以順利謝幕,或許這也是對這位運動員一生的完美總結吧!
最佳男主角:鄧超「影」
不論是奧斯卡還是金球獎,甚至是台灣的金馬獎,很少或者幾乎沒有一人飾兩角的演員,拿獎的紀錄。鄧超在「影」這部電影中,一人分飾兩角詮釋顛覆大家印象中的三國周瑜角色,挑戰演技極限的敬業精神,值得鼓勵,如果可以拿下金馬影帝,除了會是金馬影史上首次有一人飾兩角的演員獲得這個尊榮,也是為多次入圍為拿獎的鄧超一種肯定。
最佳女主角:曾美慧玟「三夫」
陳果導演執導的「妓女三部曲」可以說是他最津津樂道的電影代表作,第一部「榴槤飄飄」不但捧紅了秦海璐,把她推上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後來還主演了「到卓楊六百里」。第二部「香港有個荷李活」,讓周迅一鳴驚人,雖然當年的影后敗給了李心潔,但是四年後再次上演的李周對決,卻意外也讓周迅勝出,給了她一個安慰。這次「三夫」的曾美慧玟,如果可以拿獎,就能為金馬獎製造華語電影明星的象徵,再次證明金馬獎慧眼視明星的指標意義。
最佳男配角:田壯壯「後來的我們」
每一部成功電影角色的背後,總是有陪襯的男配角或女配角綠葉角色,例如「無間道」的黃秋生、「新警察故事」的吳彥祖、「間諜橋」的馬克萊勒斯、「月光下的藍色男孩」的馬罕默德阿里等人。田壯壯在「後來的我們」中詮釋男主角井伯然的父親,藉由一個父親的視角與觀點,來看待一對年輕男女從認識到分手的成長歷程,仿佛就像是歷史事件的見證者一樣,綠葉角色可以說是十分稱職。
最佳女配角:丁寧「幸福城市」
就如同男女配角的道理一樣,女配角也是為整部電影扮演配色的角色,丁寧在「幸福城市」這部片中,飾演一位神秘女子,帶領者不同年齡的男主角角色,在這個神秘的城市中探索,也未整部電影增添了浪漫愛情的色彩。
最佳新導演:胡波「大象席地而坐」
很少有像胡波那樣小說作者、改編劇本與導演全能的敬業精神,在金馬新導演的歷史上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然而金馬獎卻幾乎沒有把獎項頒給已經在頒獎典禮前過世的電影人。如果說胡波可以跟當年希斯萊傑在「黑暗騎士」飾演的小丑一角一樣,在身後拿下最佳新導演獎項的話,不只是對已故電影工作者的一種敬意、同時也是證明作家與電影編劇和導演全能競業精神的象徵!
最佳新演員:黃聖球「誰先愛上她的」
金馬獎先前就已經有成長故事題材的演技範本,例如「爸媽不在家」跟2016年的意外黑馬「八月」,但是黃聖球在「誰先愛上她的」片中的成長旅程,可以說是探索自我的成長歷程的範例。黃聖球在本片中飾演一位青春期的青少年,在父親過世之後,為了揭開父親的另一個情人的謎團,踏上一場意外的成長旅程,在旅程中主角意外發現自己父親不為人知的一面,也為華語成長公路電影立下了範本。
最佳原著劇本:我不是藥神
過去電影圈雖然拍攝過跟醫療有關的題材,例如「羅倫佐的油」、「藥命俱樂部」(曾在2014奧斯卡斬獲最佳男主角、男配角與化妝特效三項大獎。),但都是好萊塢拍攝的題材。「我不是藥神」是華語電影對於醫療議題題材拍攝的首次大膽嘗試,雖然在2015年有一部描述抗癌題材的電影「我不是腫瘤君」,但是該題材是比較傾向於抗癌鬥士的生命心路歷程,「我不是藥神」比較傾向於醫療議題的討論,包括藥物進口的合法化、健保等的批判,可以說是另外一種風格的麥可摩爾紀錄片「健保真要命」的華語版本。
最佳改編劇本:大象席地而坐
這個獎頒給胡波的意義,除了前面所說的原者作者、電影劇本編劇跟電影導演的全能敬業精神的肯定與致意外,另外一種意義就是給電影工業的一記救世警鐘-在藝術與商業利益的兩難下,做出兩全其美的抉擇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情!
最佳攝影:影
如果說去年獲得最佳攝影獎的「大佛普拉斯」透過黑白攝影把一部黑色喜劇詮釋得淋漓盡致、雅俗共賞的話,那「影」就是把電影藝術的黑白攝影,詮釋到有如一幅曠世名畫的藝術與娛樂性兼具的作品。攝影師透過黑白影像的拍攝手法,把黑白水墨畫的風格搬上大螢幕,也為華語黑白電影視覺藝術再次挑戰極限。
最佳視覺效果:影
如同攝影技術一樣,張藝謀的「影」把水墨古典藝術與古裝武俠電影的動作神韻結合在一起,藝術與畫面的完美結合,絕無冷場,完全不輸給同樣都是武打動作與水墨結合的王家衛作品「一代宗師」。
最佳美術設計:妖貓傳
奇幻風格的大唐歷史題材,之前已經有「迪仁傑」系列電影做為示範的範本,但是大多都是歷史為主,奇幻為輔。在陳凱歌的「妖貓傳」中,導演已大唐的歷史為基礎,結合了大量的奇幻類型,呈現出了一部華語奇幻歷史神怪電影的示範,完全不輸給「怪獸和她們的產地」。
最佳造型設計:邪不壓正
想必大家對2012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獎的「消失的子彈」中還原民國初年的時尚感到印象深刻吧?「邪不壓正」這部電影中,導演巧妙還原抗戰前夕北平的時尚風情,各路角色的服裝造型,述說了各個角色的身世背景,就有如動漫小說的人物設定一樣,造型就是替電影角色賦予背後的故事意義。
最佳動作設計:影
水墨藝術與武打動作的結合,早在2013年王家衛多年磨一劍的武打動作片「一代宗師」中可以看到,雖然本片在當時的金馬獎,敗給了成龍挑戰華語武打電影極限的「十二生肖」,但是「一代宗師」卻也為水墨藝術與武打動作做了一個良好的示範,「影」在水墨藝術與動作結合上,完全不會輸給「一代宗師」,如果可以奪獎,將是給華語武打電影尋求藝術突破上的一種肯定。
最佳電影音樂:范保德
一段兒子透過尋找父親,彌補生命缺憾的意外旅程成長故事,搭配上雷光夏音樂詩人的優美電影音樂,讓人仿佛走了一段歷史與成長的旅程,雷光夏先前已「第36個故事」獲得金馬獎最佳電影主題曲獎,如果能如願拿下電影配樂獎項的話,將會為這位音樂詩人的配樂生涯,寫下一個新紀錄。
最佳電影主題曲:「我們」-後來的我們
如同電影「後來的我們」探討的主題-愛情的酸甜苦辣,有如好萊塢電影「樂來越愛你」中藉由音樂來述說愛情的悲歡離合過程,電影主題曲「我們」正好與電影主題愛情完美結合,唱出了故事主角因為相遇而開始談戀愛、因為某種因素分手、想要復合卻一再錯過,最後留下不捨與遺憾的傷感結局。(有點類似樂來越愛你的劇情,只是這版少了爵士樂的旋律。)
最佳剪輯:後來的我們
在本片的剪輯中,巧妙的把一段愛情故事的兩個角色,成功交錯在一起,雖然故事到了後半部有一些零亂的狀況,但是仍然可以把一男一女相遇到分手的愛情故事,處理的水準之上,值得鼓勵。
最佳音效: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充滿超現實主義的夢境題材的警匪懸疑偵探片,不要說是好萊塢,就連華語電影幾乎都很難拍出,雖然先前已經有諾蘭大神的「全面啟動」作為範本,但是該片是屬於動作與科幻兼具的作品,而這部「風中有朵雨作的雲」,透過片中懸疑效果的音效設計,帶領觀眾跟著電影主角進入夢中一起破案,令人感到坐立難安,不寒而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