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檔案】網路畫廊/ 電腦版

每到夏天,去台北植物園散步的時候,除了享受夏日的好天氣外,當然也少不了去附近的荷花池,欣賞這些美麗的荷花。

不管是在荷花池拍照、畫畫寫生,還是在荷花池拜訪紅冠水雞、小白鷺、夜鷺等可愛的動物,相信這樣的畫面都是每個人,從小到大夏天的美好回憶。有趣的是,台灣前輩畫家林玉山的一件作品「畫荷」(現藏於國立台灣美術館)以及印象派畫家莫內晚期的作品,也都是以荷花為題,只是莫內筆下的荷花,換成了睡蓮。

在1886年最後一場印象派聯展之後,和很多印象派的畫家一樣,自成一派尋找自己的藝術風格去了。莫內當然也是其中之一,那時候已經名利雙收的莫內,為了尋找藝術人生創作題材的突破進展,在1890年時,與第二任妻子愛麗絲,一起買下了巴黎的近郊-吉維尼一間廢棄許久的房子,經過莫內巧手整修後,變成了莫內晚年藝術人生的福地-吉維尼花園。

吉維尼花園除了各式各樣的植物外,莫內還蓋了一座日本橋,讓吉維尼花園增添了和諧感,此後莫內就定居在吉維尼,和隱居在普羅旺斯的後印象派畫家塞尚一樣,過著有如陶淵明「五柳先生」般的隱士生活,除了在1900年,為了創作人生所需,到倫敦以及威尼斯旅行兼畫畫寫生外,莫內到他1926年過世以前,都沒有離開過吉維尼花園一步。

而這個莫內藝術人生晚期創作的地方,現今已經變成吉維尼的莫內故居兼紀念館,展出莫內在吉維尼花園時期日常生活的物品。視吉維尼花園為慕斯女神的莫內,除了「日本橋與睡蓮池」系列外,還有莫內燃燒藝術生命之火的最後大作「睡蓮」(現藏於巴黎橘園美術館)、以及吉維尼花園以各式各樣的水陸生植物為主題的畫作,也是在這座吉維尼花園完成的。

這件「日本橋與睡蓮池:綠色的和諧」是莫內完成於1899年的作品,是屬於莫內筆下一系列睡蓮池畫作的其中一件,曾經在1997年的「黃金印象-奧賽美術館典藏展」中來台展出過,而莫內以日本橋與睡蓮為題材的作品,後來還畫了很多件,而且每一件的視角幾乎都一成不變,但是在色彩造型上,莫內卻做了一些微小的變化,就跟莫內藝術人生晚期的作品「乾草堆」跟「盧昂大教堂」十分類似。

「日本橋與睡蓮池:綠色的和諧」延續了莫內一貫的印象派畫風-透過有如水彩宣染風格的印象派畫法,讓畫面呈現一種如詩如畫的美感,畫中的睡蓮正是莫內晚期的作品中,經常會出現的主題。莫內之所以選種睡蓮,作為他藝術人生晚期的象徵物,就像吉維尼花園的植物一樣,有著一種安撫人們混亂與創傷心靈的力量,畢竟對莫內來說,透過吉維尼的花園,以及第二任妻子愛麗絲的鼓勵,才能讓莫內揮別卡蜜兒在1879年去世之後,再次在畫布上佈滿早期「印象,日出」般鮮豔燦爛的陽光色彩。

除了睡蓮外,畫作另外一個搶眼的角色,就是畫作正中央的日本橋了,為了讓莫內的吉維尼花園更有藝術家的氣質,莫內不惜搭上印象派畫家一窩蜂崇拜哈日族的順風車,在睡蓮池蓋了一座日本橋,不但可以讓吉維尼花園凸顯出藝術家的印象派人格,同時也表達出印象派對日本文化的崇拜。其實莫內在早期以第一任妻子卡蜜兒為主角的作品「穿和服的女人」(現藏美國波士頓美術館)中,透過穿日本服裝的卡蜜兒,呈現出印象派與日本文化,所擦出的美妙火花。

值得一提的是,莫內在1908年白內障導致的失明之後,也畫了一系列睡蓮跟日本橋的畫作,但是筆觸跟「日本橋與睡蓮池:綠色的和諧」有著很大的差異,失明之後莫內筆下的日本橋,少了吉維尼花園初期的綠色與彩色氣氛,變成了深咖啡色與暗色系色調的抽象主義風格,似乎已預告了莫內對死亡與失明的恐懼。

「一生為藝術家,死也要為藝術家」這句話用在莫內身上,正是適合不過,晚年的莫內就這樣畫著吉維尼花園的美景,就算雙眼已經因為白內障失明了,還是堅持要畫,最後也激發了莫內死前用盡自己藝術人生的毅力與堅持,完成的史詩級大作-收藏在橘園美術館的巨幅壁畫「睡蓮」。

arrow
arrow

    andre16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