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才跟敲可愛的女生朋友,一起去信義區走走,下個月世貿年貨展,到時候又可以帶敲可愛的女生朋友一起去了!剛好就來寫篇應景的作品.

先前的文章中有提到,二戰過後的台灣美術歷史,進入了多元流派的全新階段,除了印象派 野獸派外,還包括了表現主義 立體派 超現實與抽象表現主義,差不多在這個時候開始在台灣藝壇大放異彩,從醫師轉戰藝術圈子的許武勇,也是其中之一.之前的文章已經介紹過他的[迪化街],這次就來介紹另外一件我喜歡的許武勇作品[台北之藍天].

[台北之藍天]是許武勇完成於2003年的作品,目前收藏於台北市立美術館.本件作品完成的時間點,恰巧是SARS肆虐過後的2003年,那一年台北市因為SARS,造成旅遊業元氣大傷,更讓當年就讀高中的我,每天都在為SARS的肆虐而感到擔憂,幸好擔憂是多慮的,最後我們台北市順利脫離SARS的陰影,同年11月台北101大樓開張大吉,也被視為一種成功擺脫SARS陰霾的象徵.這件作品中,許武勇也把101大樓給畫入了畫中,透過101大樓與新光摩天樓的對比,呈現出了不同時期,台北市地標的轉移,巧合的是,如今因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可能也會加速台北市幾個商圈,諸如西門町 士林夜市 東區商圈以及永康街的脫胎換骨之路.

除了兩個摩天樓地標的比較外,[台北之藍天]在構圖上也採取了立體派德洛內的風格,然而不同於德洛內的抽象立體派,許武勇的畫風比較傾向於具象的立體派路線,但是採取了廣角鏡的攝影視野,讓觀眾可以透過廣角鏡的鏡頭,把台北市的一切盡收眼裡,從台北車站的新光摩天大樓,一路沿著東區商圈 台北的大自然地標陽明山,再到信義區的台北市政府與101大樓,一路上也有一種體會到了台北市都會的變遷歷史,從清領時期的萬華區,到清領後期開港通商的大稻埕,日據時期台北市文藝復興的大稻埕,再到戰後的西門町 台北車站商圈崛起,80年代晚期以後東區商圈興起,再到90年代後信義區,仿佛走了一趟台北都會百年歷史的變遷之路.

除了台北市的變遷之路,以及101的開幕之外,[台北之藍天]畫中另外一個歷史的影射,就是致意了台北市政府遷到信義區十周年之際,1994年,台北市政府從原本的台北車站地區,移轉到了信義區,而且那一年也是台北市長第一次的民選,戰況緊張刺激,除了是台北市都會的擴張外,多少也是一種蛻變之路.

[台北之藍天]的另外一個看點,就是藍天上方的女神了.

許武勇的作品,大多都是以德洛內的立體派為主,然而[台北之藍天]卻反而比較傾向於夏卡爾的想像力風格,許武勇在畫作中安排了觀世音菩薩,以及兩位仙女的人物,讓畫作呈現出一種傳統與現代微妙交錯的風格,和很多世界大城市一樣,台北市也是一座傳統與現代交錯的城市,無論是傳統文化的廟宇 老房子建築物,還是現代情調的大都市商圈,以及摩天大樓,捷運系統等等,呈現出了一種傳統與現代在看似可能會衝突的混亂中,也可以找到一種意外的方式和平共存的精神,許武勇透過畫中的神祉安排,多少也是有一種象徵SARS疫情過後,人們的心裡想要尋求一種安撫的心態,畢竟台北市走過了台北大空襲 二二八事件 九二一與三三一地震,SARS事件,以及如今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每一次的事件都能給這座城市,療傷止痛的同時,也可以帶來脫胎換骨的蛻變契機.

欣賞許武勇[台北之藍天]的同時,再回頭看看面對新北市 桃園市崛起的台北市,跟全世界許多大都會城市一樣,因為這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面臨脫胎換骨的再造契機,如何掌握危機就是轉機的機會,讓城市脫胎換骨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arrow
arrow

    andre16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