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前的2005年,我在誠品書店公館店看到了塔森出版社出版的[凱斯哈林],第一眼就被藝術家筆下的彩色世界給吸引住了,直到了2009年,我買下了[世界名畫家全集-凱斯哈林],因為這樣的緣故,讓我喜歡上了這位藝術家,如今在2016年的春季,歷史博物館的[普普塗鴉 凱斯哈林]展覽,將帶領大家進入凱斯哈林的藝術世界!
1958年在美國費城出生,1990年因為愛滋病,以32歲英年早逝的凱斯哈林,一生的藝術以塗鴉的彩色繪畫,呈現出了八零年代後期社會的現象,凱斯哈林的藝術生涯最早先是在紐約市的地下鐵塗鴉藝術開始的,透過塗鴉藝術反映出了美國社會在越戰之後的文化現象,諸如種族歧視 核武戰爭 盲目的造神運動等等,雖然塗鴉這樣的動作使凱斯哈林被關上了地鐵站公敵的不良印象,只是任誰都沒有想到,這位曾經被地鐵局當成頭痛人物的藝術家,居然在短短幾年內進軍主流藝術世界,成為二十世紀末期西洋藝術的閃亮流星!這次展覽中展出的凱斯哈林地鐵塗鴉作品,是凱斯哈林基金會於1990年藝術家去世前幾個星期重新製作,目前由日本的凱斯哈林美術館收藏.
在歷經了早期的塗鴉藝術時期後,80年代中期的凱斯哈林,逐漸開始有自己的畫風,包括了穿心人 小狗 嬰兒 飛碟 海豚等等,而凱斯哈林的畫風也逐漸開始定位成為用簡單的色彩以及抽象藝術中常見的黑線條呈現,被視為是美國抽象藝術家馬哲威爾風格的黑線條,鮮豔看似兒童畫作的色彩,卻有一種馬諦斯最熱愛的華麗野獸派風格以及普普教父安迪沃荷的色彩世界,這次的哈林展中除了展出畫作外,同時也展出了雕塑作品,鮮豔的色彩配上簡單的粗線條,讓哈林的畫作有如欣賞兒童筆下充滿童趣的藝術世界,這也促成了生涯後期藝術家對小朋友的喜愛以及關心兒童教育公益活動的影響力的基礎,同時也讓人感受到在欣賞原始藝術繪畫的純真.
凱斯哈林與普普藝術的教父-安迪沃荷一樣,除了藝術外,同時也跨足商業設計的領域.打從80年代中期開始,凱斯哈林就受委託為一些公益活動以及普普商店的開幕式,設計海報,讓藝術走入大眾化的流行文化領域中,包括了1982年的反核運動海報,還是1985年的非洲旱災公益音樂會海報,甚至是迪斯可舞蹈大賽,還有同志人權日 愛滋病公益活動 聖誕節公益慈善演唱會等等的海報,不但呈現出了藝術走入大眾文化的精神,同時也代表了藝術家對社會多元文化議題的關心,這些作品中呈現出的是嘻哈文化的熱愛 人權的尊重 環境保護支持以及兒童教育的推廣,讓藝術家的創作世界變得更加多元化以及多樣化的國度中.其中以一張完成於1985年,與普普藝術家沃荷 李奇登斯坦 巴斯奇亞一起合作的為非洲旱災募款公益活動海報,集結了四大普普藝術家的經典畫作,讓藝術走入公共社會領域,後來這張海報也成為了經典.
凱斯哈林藝術生涯後期被診斷出了愛滋病之後,創作風格逐漸跳脫出了過去的原始粗壯線條,轉變成亮麗的色彩以及設計,呈現出了藝術家對於生命的熱愛以及藝術家本人永不放棄的心情寫照,尤其在藝術家過世前一年完成的畫作[沉默]中可以看出來,[沉默]這件作品是筆者這次凱斯哈林展中最喜歡的畫作,透過紅色的三角形以及黑色的背景,呈現出了藝術家對於死亡的恐懼 社會對於愛滋病患者的錯誤認知以及對生命充滿希望的渴望,雖然藝術家凱斯哈林已經在1990年因為愛滋病離開了我們,但是他的藝術以及繽紛的色彩 簡單純真的線條 造型以及對社會正義的關懷依舊會隨著她的一系列藝術作品,繼續流傳到世界各地.
這個春天,欣賞歷史博物館的凱斯哈林特展,讓我感受到了一場色彩以及線條的旅程,同時也看到了二十世紀的流行文化思維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