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的比利時藝壇,出現了兩位超現實主義的大師,一位是德爾沃,另外一位是馬格利特。說到馬格利特除了他這一系列舉世聞名的「戴禮帽的男人」外,另外一個系列就是他的另外一幅完成於1936年的超現實主義代表作「This is not a pipe 」。

在「This is not a pipe 」這件作品中,馬格利特畫了一支菸斗,但上面卻寫著這不是菸斗,也許大家看了會很錯愕,但是如果你以為馬格利特瘋了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馬格利特的這件作品除了嘲諷人們保守的思想主義外,還有一點在於他想藉由這張畫來傳達他顛覆的用意,畢竟顛覆就是一種藝術的發揮,就是要超越過去的傳統思維,以現代化的手法去進行再創作,賦予新生命.二十世紀的藝術大師畢卡索一生不就是以顛覆為主題嗎?他將過去藝術家的元素予以顛覆,並用藝術創作的手法將一個主題賦予新的生命以及新的思維。

馬格利特的這件作品,在當時雖然引起了宣然大波,但還是對後來的藝術有了很深遠的影響力,既使到了晚年,馬格利特已然繼續將這樣的創作手法用在這一系列的畫作上,其中一件正是「恐懼的制止者」(1966年)。

在這件作品分成現成物與油畫兩個版本,在現成物版本的作品中,馬格利特參考了達達主義教父杜象在1917年完成的現成物作品噴泉為藍本,將一張藥物的標籤貼紙貼在圓頂禮帽上,顛覆了帽子原來的思維,馬格利特將年輕時期的超現實主義與達達主義的創意發的得有想像力十足的空間,他在這作品傳達的意思是說:如果你戴了一頂帽子上面貼有標籤,大家會怎麼注意你?原來你就是很特別,很不一樣!馬格利特他也藉由這件作品為二十世紀人們的創意思考哲學,上了一堂有價值的課。

馬格利特的作品對二十世紀的藝術與創意產業發展,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力,不管是「This is not a pipe 」還是他舉世聞名的戴禮帽的男人,這些作品對我的啟發是:創意要勇於突破,生活才會越精彩!

arrow
arrow

    andre16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