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紀改變現代藝術史的名人中經常會忽略一位藝術家,你知道他是誰?答案是科學與藝術的奇想狂人,也是來自荷蘭的二十世紀藝術大師-艾雪。

自1938年艾雪以「白天與黑夜」,一畫驚豔西洋藝壇後,艾雪不但找到了自己的風格,也預告了他接下來的作品走向。在我們欣賞艾雪的作品的時候,我們可以被他的幻想給吸引著,欲罷不能。艾雪一生所完成的作品主要是以版畫為主,作品暗藏了科學的影射性質,也讓我們更能探索艾雪的科學世界。

艾雪的創作生涯如果以1938年完成「白天與黑夜」一畫為轉淚點開始,艾雪的創作生涯可以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早期的作品(1916~1938),該階段的作品主要走寫實的風格,偶爾會有一些超現實的主題。 第二個階段(1938~1972過世)主要的作品是艾雪在完成「白天與黑夜」後,他的藝術創作就進入了另外一個境界裡,直到他過世為止。艾雪的一生中一共完成了不少作品,除了舉世聞名的「白天與黑夜」外,還有「蜥蜴」、「畫手」、「上樓與下樓」、「藝術家之眼」、「肥皂泡周圍的靜物」、「蝴蝶」等作品。

在艾雪一生創作的諸多作品裡,我最喜歡的是「蝴蝶」,這是艾雪的科學奇想版畫中最有趣的一幅。這件作品是艾雪科學奇想作品中進入三度空間時期的重要作品,在這件作品中艾雪呈現了一個科學界都會用到的道理:把二度空間變成三度空間。畫作的上方是一片圖形,隨後圖形逐漸變成一個又一個漂亮的蝴蝶,好像真實的一樣。這幅作品據說還是啟發拍攝3D立體電影的靈感呢!

另外一件作品「蜥蜴」是艾雪的平面-立體系列作品,這件作品最大的噱頭,在於將紙上的圖案,變成一隻又一隻可愛的蜥蜴,這件作品據說是被畢卡索的立體派啟發才完成的。畫的主題將平面變成立體,不就是反映出二十世紀的美學革命立體派嗎?

艾雪留下來的很多作品,大部分都收藏在荷蘭海牙的艾雪皇宮美術館,有機會到荷蘭的話,不如來一趟艾雪之旅,體會一下艾雪的科學奇想世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re1689 的頭像
    andre1689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andre16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