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像流行音樂,跟西洋名畫交會在一起嗎?我昨天弟弟少爺生日這一天,就做過這樣的事情.
昨天中午,少爺生日這一天,我就特別一點,去實現自己一直以來想挑戰的事情之一-自己野餐的快樂感,我就選擇了新店碧潭的陽光運動公園野餐,先買好了午餐,再順利搭上安坑捷運輕軌,前往陽光運動公園的路上,我想起了馬奈筆下[草地上的午餐]這個時代.
十九世紀的沙龍展,對當時法國的許多年輕藝術家來說,可以說是一種大顯身手的機會,因為如果你獲選了沙龍展,不但代表你的作品可以獲得國家的肯定,在沙龍展上展出,也是你一戰成名的最佳機會。而且贏家還可以獲得政府的獎學金,送往義大利進修藝術專業,而且畫作不但可以被國家收藏,還可以行銷到海外,讓大家看見你的軟實力.然而如果你的作品,要在沙龍展展出的話,難度簡直比中國的科舉考試制度還要高,除了你的實力要夠外,還需要一點點運氣,獲得評審委員的賞識。然而如果你很不幸地,在沙龍展上滑鐵盧了,就代表你的作品,可能不是學院派喜歡的口味,或者是你的沙龍展運氣不夠好,只有請你「明年再來,再接再厲」。
然而在這些被冷落的沙龍落選作品中,還是有幾件改變西洋藝術歷史的曠世名作,其中一件就是法國印象派畫家馬奈藝術生涯的代表作「草地上的午餐」,這件作品不但在當年的落選沙龍展上,掀起了一陣轟動的話題,後來也啟發了莫內的曠世名作「印象,日出」的誕生。
「草地上的午餐」是馬奈完成於1862~1863年的作品,目前收藏於巴黎的奧賽美術館。
好不容易順利抵達陽光運動公園,找到了合適的地點野餐,找了一段時間之後,我終於找到一片有陰影的池塘地區,好好享用午餐,體會著馬奈筆下草地上午餐的氣氛的時候,也把今年掃墓亂七八糟的一切,通通都給他忘記掉,不知不覺微風吹起,看到兩匹馬走過去,我居然很驚訝大城市的公園,居然可以看到馬,而且還是兩隻,本來我想要騎騎看,可惜馬的主人說他們是野生的馬,人騎太危險了,我只好感嘆可惜.
然而,這一段與馬兒意外的相遇,也想起了馬奈創作草地上的午餐的那段過程.
1863年,對藝術人生懷抱著美好未來夢想的馬奈,將這件作品和另外兩件同樣是馬奈畫的「穿西班牙襯衫的男子」與「穿鬥牛士服裝的少女」一起報名參加沙龍展,希望可以跟米勒的「拾穗」一樣,不但要讓自己在沙龍展上一鳴驚人,甚至在西洋藝術史上,掀起革命指標的驚濤巨浪。但是很不幸的,因為這件作品的主題描述的是田園生活、裸女混搭的題材,在當時學院主義掛帥的沙龍展中,並不怎麼受到沙龍評審的關愛眼神,認為這是「傷風敗俗」、「破壞道德風氣」、「給社會大眾帶來不良示範」(就好像現在社會,動不動說動漫教壞小朋友的衛道人士一樣)。也因為這樣的緣故,「草地上的午餐」很不幸的就跟成語故事「名落孫山」中,跟孫山一起去參加科舉考試的友人一樣,慘遭淘汰了。
然而「絕望並非沒有希望」,當時法國的皇帝拿破崙三世,一來是不忍心看著馬奈因為被沙龍淘汰的這種芝麻綠豆小事,而感到垂頭喪氣,二來他也不希望這些被視為改變西洋藝術未來的作品,就此被世人遺忘,決定破天荒舉辦了一場「落選沙龍展」,展出的作品清一色都是被沙龍展,列為拒絕往來戶的作品,其中一件正是「草地上的午餐」(另外一件是惠斯勒的「第一號白色交響曲:白衣少女」),結果可想而知,這件作品變成了當年法國社會,爭相嘲諷的對象。沒想到這場被視為「充滿嘲笑聲與噓聲」的落選沙龍展,意外被很多大眾與藝術愛好者注意,爭相前來觀看這件「草地上的午餐」,馬奈也因此一戰成名,也注定了他往後成為印象派先知者、開墾者的藝術人生。
沿著陽光運動公園走到碧潭的過程,是一段優美的印象派好天氣,走了一段路後,我終於看到了碧潭的櫻花,在欣賞櫻花的過程中,我的思緒也帶領著我,來到了馬奈創作舉世聞名的[草地上的午餐]的創作主題.
「草地上的午餐」這件作品的背景設定在十九世紀中期,法國巴黎西郊的布洛捏森林,兩名上流社會的紳士,與一名裸女共度午餐約會的美好時光,在畫作背景中間還有一位裸女在戲水,整件作品呈現出的是法國社會在忙碌的生活中,把握難得的假日,享受田園美好時光的體驗。
畫中的兩名裸女,雖然還是延續了安格爾的裸女畫風格,但是卻顛覆了古典主義時期,重視細節的描繪,取而代之的是光影色彩的和諧,而光影色彩和諧的裸女畫,也是後來印象派畫家雷諾瓦、竇加晚年的作品中,最常出現的題材。除了裸女外,畫作的主題悠閒生活,在當時寫實主義即將進入印象主義的過渡時期,是非常常見的題材,在「草地上的午餐」作品中,馬奈把米勒筆下與世無爭、如詩如畫、沒有煩惱的田園生活,升格為悠閒的假日生活,在美麗的森林中,享受美好的時光。有趣的是,平民生活的題材,也是後來的印象派畫家最拿手的主題,包括了雷諾瓦的「煎餅磨坊」、同樣是馬奈描繪的「杜勒麗花園音樂會」、莫內的「三色旗飄揚的街道」、開創一點一腳印新印象派繪畫的秀拉「星期日午後的大碗島」等。
然而馬奈在創作這幅「草地上的午餐」的背後,其實還有一段意外的小插曲,本來馬奈在最初構想這件作品的時候,所使用的名稱向義大利古典主義風格田園風景致意的「水浴」,但是後來馬奈似乎是認為,單純描繪裸女的主題已經有很多畫家嘗試過了,想要有所突破,才會出現了西洋名畫歷史的里程碑名作。或許是因為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實在是太有名了,後來的西洋藝術史上也出現了幾幅這個主題的變奏曲,其中最赫赫有名的,分別是莫內的「草地上的午餐」三連畫、以及畢卡索二戰過後,創作的一系列「草地上的午餐變奏系列」。
走到新店溪一帶的時候,這段陽光運動公園與碧潭走春小旅行,也即將到尾聲了,在美麗的風景中,我不知不覺也哼起了蘇慧倫的經典流行音樂[檸檬樹]-
一個人孤單單的下午 當風吹得每棵樹都想跳舞
記得昨天你穿藍色衣服 你說對愛太專注容易孤獨
這句話什麼意思 我不清楚
我愛上了雲愛上你 多麼希望像你自由來去
原來星期天容易思念 反覆看部電影一遍一遍
孤單的流著眼淚 回憶太美
愛多美麗充滿香氣 只是在心裡它總是酸溜溜地
我不懂我自己 越來越像 Lemon Tree
我一天一天更愛你 我不管不管不管愛會苦苦地
海藍藍的天氣 我的愛是 Lemon Tree(哦...不管不管)
Isolation 想住進你心裡
Isolation 期待下雨 的一棵 Lemon Tree
你總是望著藍藍海面 說著流浪過的夢容易實現
這句話什麼意思 我不清楚
回程的時候,我自己就在想,下一次的新店小旅行,是挑戰碧潭划船呢?還是挑戰自己一個人去烏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