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雕刻的圖像

想像一下,你有一位從小到大,一起互相照顧,一起互相上下學,一起彼此討論功課,一起去逛街看電影吃美食,一起去大自然走走,好比如我筆下的陳婷婷跟黃佳薰一樣,然而後來因為升學(如考高中大學),或者是因為搬家等其他因素,這位朋友就從你的視線以及記憶中消失了,直到多年後,拜臉書等社群軟體,又或者是同學會上,以及其他的場合再次相遇,讓你有一種再次見到老朋友的感受.

這次北師美術館的[光]特展,賣點就是黃土水的[甘露水]雕塑作品,講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

這一切,要從百年前的1921年開始說起.

1921年,正好是全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要進入戰間期的1920年代,台灣自然也不會例外,在戰間期,無論是政治社會變遷,經濟發展,還是藝術 文學與文化,幾乎都是朝向現在的方向前進,中國則是因為五四運動的熱情,激起了諸如魯迅 胡適等人的白話文學運動,歐洲則是超現實主義 包浩斯學院派主導當時的歐美西洋近現代藝術文化圈,至於美國,就是費茲傑羅筆下浪漫華麗的[爵士年代],台灣則是先有蔣渭水針對當時台灣的文化,開出來的文化講義診斷書,隨後在同一年的1921年,台灣文化協會成立,也幾乎在同一年,黃土水的[甘露水]入選了日本帝展,也開啟了台灣近現代美術的起點.

其實,黃土水的[甘露水]早在1919年就已經完成,當時的黃土水因為家人的去世,化悲憤為力量,完成了這件被視為他藝術人生一鳴驚人的代表作,在這件[甘露水]作品中,黃土水參考了古希臘羅馬時代的雕刻作品,如[米羅的維納斯]為基礎,再結合雕塑大師羅丹的古典現代主義兼具的雕塑為出發點,再加上馬奈的[奧林比亞]以及雷諾瓦的[大浴女圖]呈現的裸之美,完成了這件台灣藝術史上最重要的一件雕塑作品,作品中的女性,從蚌殼裡面走出來,仿佛中國民間神話故事中,當漁夫撿到蚌殼之後,蚌殼中的元氣化為女人,協助漁夫打理家務一樣.

[甘露水]於1919年完成後,1921年參加日本帝展,不只掀起一陣話題旋風,同時也與台灣文化協會的成立一樣,象徵了台灣進入1920年代[美好年代]的起點,然而就跟民間神話故事中,蚌殼化身的女神最後因為被識破身分消失一樣,在八年抗戰勝利後,[甘露水]雕塑品被中部一位收藏家,從台灣教育會館取走之後,就沒有人見過,70多年過去,這件作品的記憶也從大家的腦海裡暫時忘記,但沒有移除過,多年來只能在諸多美術書籍如[中華兒童叢書 台灣美術家黃土水] [雄獅家庭美術館 黃土水],又或者是公視的紀錄片影集[台灣百年人物誌-黃土水],還有1995年高雄市立美術館的黃土水百年紀念展,以及2015年中山堂的台灣雕塑展上,透過照片來追憶這件作品.

然而,一切就跟透過社群軟體與同學會一樣,[甘露水]以一種戲劇性的方式,重新在大家面前見面了!2021年的秋天,在原來的收藏家放下堅持,讓藝術品成為全民共享的文化遺產的原則之下,[甘露水]終於重見天日,並於2021年年底開始,在北師美術館的[光]特展上展出,隨後會移師到高美館繼續展覽,並於巡迴展覽結束之後,交由國立台灣美術館(預計是這樣子吧!),並與林玉山的[蓮池]一起作為該美術館的永久收藏.

欣賞黃土水的[甘露水]這件作品,除了親身體會國中歷史與美術課本上,台灣美術史的誕生與崛起外,也有一種跟許久不見的老朋友,再次相遇的感覺.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re1689 的頭像
andre1689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andre16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