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 1 人的圖像

坦白說,很多人跟我一樣,有過類似的經驗.

這個經驗,就是當你遇到某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會有[要]還是[不要]的騎虎難下局面,如果你的答案是[要],萬一結果不滿意,或者是你硬著頭皮去做,結果就是會跟家人大吵大鬧,說以後不要再這樣了.

可是,如果你回答[不要]呢?

也許你會硬著頭皮,拒絕這件事情,可是往往在事後不到24小時,或者是過了一陣子之後,你因為當時錯過,而又吵著說要,還把你的親戚或者是朋友拉下水,諸不知,這麼做可能會造成別人不必要的困擾,你也會因此感到內疚自責,而且妳的家人還要幫你善後,真的是對家人很不好意思呢!

瑞蓮阿姨的[其實我不OK!]描述的就是這樣的一個關於[騎虎難下的兩難]的故事.

[其實我不OK!]的故事描述一對母女,在父親過世之後,為了告別傷痛,從繁華的大城市搬家到了一個小鎮,母親也找到了飯店的新工作,展開新生活.然而來到陌生的環境,對男主角而言可以說是既興奮,又害怕受到傷害,所以努力讓自己學習融入這個環境,適應新生活,也跟新的學校,新的同學一起共處,多少反映出了青春期的學子,在進入一個新的環境的同時,希望自己可以跟新的學生們打成一片一樣,而這也是我國中的時候,對當時的國中感到有壓力,打算轉學到另外一所學校的期盼是一樣的,雖然這個想法沒有成功,但是透過故事也喚起了我的記憶.

然而,也因為這樣的期盼,跟男主角老媽的想法經常有衝突,母子的爭吵成為了家常便飯,然而隨著男主角跟同學一起相處,適應新生活的同時,也老是為了[要還是不要]的答案,弄得自己騎虎難下,而這樣的一切,在一隻小白兔的加入,以及一位大哥哥一樣的同學的新朋友,讓男主角的世界越來越廣泛,然而他自己沒有想到,這居然是他人生最驚險的遭遇的伏筆,其實如果閱讀瑞蓮阿姨的成長輕小說,你就會發現[好酒沉甕底]是瑞蓮阿姨的成長輕小說,最常常出現的大絕招,就是先透過生活化的情節作鋪成,逐步埋下伏筆,在最後高潮的結局啟動,讓你恍然大悟.

[其實我不OK!]故事的鋪成方式,也是瑞蓮阿姨拿手的絕招,尤其是最後的高潮.

而這個最後的高潮,就是大家心血來潮,跟小兔子一起玩,然而有人異想天開,把小兔子放到水中,諸不知飼養的兔子並不知道水性,結果就是大家為了救小兔子,害得其中一位女學生差點溺水,結果不但小兔子沒有救回來,女同學還因此被迫鬼門關前走一遭,讓男主角感到自責不已,幸好這位女學生因此逃過一劫,而這位大哥哥朋友也因為這樣的行為,引起了這個小鎮的公憤,最後他也因此搬了家,然而男主角也因為這件事情,學到了一個寶貴的教訓-不論是要還是不要,本身就是一個溝通的藝術,就看你場合用對與否.

只要你學會[要還是不要的回答,本身就是一個溝通的藝術]這個道理,或許你人生在做決定的過程中,就可以避免掉很多[騎虎難下]的尷尬狀況,而這也是[其實我不OK!]這個成長故事告訴我們的寶貴一課,願你我共勉之!

arrow
arrow

    andre16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