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提供相片說明。

這幾年來,隨著人們對歷史建築的一種感恩與珍惜,台北市陸續出現了一些古蹟再生的例子.

不論是古蹟保存的教科書-台北當代藝術館,還是大稻埕的迪化街207博物館,甚至是萬華的剝皮寮歷史街區,還有就是台北市和平東路巷子裡的大院子,共同點都是從原本的古蹟改建成文教景點的範例,當我們在欣賞老房子的時候,除了對老房子的建築感到讚嘆的時候,多少也會想起一些相關的畫作.

而在我印象中,熟悉的兩件老房子相關作品,分別是楊三郎的[台北舊街]以及郭雪湖的[早春],兩件作品一樣都是老房子的題材,但是在作畫構圖風格以及配色上,還是有一些些不一樣.

[台北舊街]是楊三郎完成於1954年的作品,目前收藏在台北市立美術館,是北美館收藏的楊三郎畫作中,我最喜歡的一件,喜歡的原因除了描繪出台灣的昔日歷史記憶外,另外一點就是畫作本身的房子,讓我聯想起了萬華區的剝皮寮歷史街區的老房子建築設計.

在楊三郎筆下的[台北舊街]中,楊三郎把從去法國學習藝術人生那段期間,印象派厚重的油畫技巧,給帶到了光復後,進入蛻變期的台灣美術藝壇中,畫作的各種元素,包括建築物 樹木 接到以及行人,雖然已經無法辨識出來,但是依然可以從形體中,看得出楊三郎想要傳達出的懷舊筆觸,不只是油畫的技巧而已,同時也是藝術家對自己藝術人生中,與郭雪湖在大稻埕一起築夢的那段回憶.

欣賞著[台北舊街]的我,看著楊三郎描繪出迪化街對藝術家的那段回憶,再聯想起台北萬華區的剝皮寮歷史街區,懷舊的建築設計,仿佛就讓我感觸到楊三郎筆下對迪化街的懷念,來到我的面前.

美術]郭雪湖早春@ My place :: 痞客邦::

至於[早春]是郭雪湖完成於1942年的作品,目前收藏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在這邊我要特別說明一下,郭雪湖筆下的台北景物,大家的印象多少只停留在北美館收藏的[圓山附近] [南街殷賑]以及[新霽]這三件作品,反而沒有收藏在北美館的,就被大家刻意遺忘了!

水瓶子的城市慢步: 【台北】郭雪湖印象中的西門@歷史博物館

未提供相片說明。

其實郭雪湖筆下的台北市,除了北美館收藏的那幾件外,還包括了1999年的[昔日西門附近]以及1942年的[早春],還有1931年的[聖誕花]等作品,除了[昔日西門附近]外,[中崙]也是郭雪湖筆下的台北景色(非收藏於北美館)中,我喜歡的一件,除了老房子的主題外,另外一點就是畫作的造型以及配色.

郭雪湖的[早春]畫的是還沒有被都市化以前,台北市中崙的一棟老房子,這棟老房子在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中,遠離了大戰的戰火,安安靜靜的在這邊,象徵了郭雪湖在戰爭的期間,躲避戰火,渴望一絲和平的喜悅,除了老房子的主題外,畫作右邊樹上的一隻喜鵲,也是非常搶眼的配角,欣賞這張畫的人,不但仿佛聽到喜鵲在唱歌,述說出春神來臨的喜悅外,也是藝術家對和平的渴望.郭雪湖在這件作品中,透過明亮色調的色彩,除了延續自己藝術人生築夢期多彩的膠彩畫作品風格外,也有一種春回大地的氣息.

畫中的老房子,多多少少讓我想起了我自己去大院子的時候,那棟老房子對我的記憶,翻開台北市的歷史,許許多多的老房子隨著歷史的變遷與都更,逐漸消失在人們的印象中了,只能靠照片來回味,而有些老房子還是被留了下來,作為歷史的紀念,當我看著大院子的老房子的時候,再想想郭雪湖筆下的[早春],證明了一件事情:畫作不只是描繪藝術人生,也是在記錄一個城市的歷史記憶!

不論是楊三郎的[台北舊街]或者是郭雪湖的[早春],雖然畫作的風格不一樣,但是不變的卻是藝術家對老房子,老街道的歷史記憶,看著萬華的剝皮寮歷史街區,我忍不住畫了一張畫,除了對這兩件作品的致意外,也是表達出我用畫作描繪出自己的內心世界吧!

arrow
arrow

    andre16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