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知道台灣的海岸地形,真的可以說是複雜多變,嘆為觀止。從北部的岬灣海岸、東部宜蘭、花蓮與台東的斷層海岸,甚至是恆春半島的珊瑚礁海岸、以及西部的砂泥海岸,每一種海岸的造型都讓人們讚嘆造物主嘆為觀止的神奇力量。

而這樣嘆為觀止的海岸景色,多少又跟印象畫派的宗師級人物莫內有關。1880年代,歷經了第一任妻子卡蜜兒過世傷痛後的莫內,在畫遍了水岸景色後,為了尋求創作上的突破,決定來到海邊,尋找新的創作媒材。不論是艾普達海岸沿門的雄壯景色、還是大浪拍打之下的貝兒島岩石、甚至是安提布的海邊,都讓莫內仿佛找到了新天地一樣。

「貝兒島的岩石」完成於1886年,莫內為這件作品畫了六個版本,其中最有名的是兩個版本,一個目前收藏在英國劍橋的費茲威廉畫廊、另外一個是收藏在俄羅斯莫斯科的普希金美術館,也就是大家在美術書籍上看到最熟悉的版本。代表性的兩個版本的差別在於,收藏在英國劍橋費茲威廉畫廊的版本,是採用近距離的風格描繪,而普希金美術館的版本,則是採用遠距離描繪。

兩個代表性版本的「貝兒島岩石」作品中,莫內採用了印象派繪畫中最常用的攝影手法,呈現如此壯闊的海景。在收藏在俄羅斯普希金美術館的版本中,莫內透過有如攝影的遠距離拍攝方式,讓觀眾有如置身在欣賞海浪拍打岩石的場景中。而收藏在英國劍橋費茲威廉畫廊的版本,則是採用近距離的攝影手法描繪,一樣都是讓觀眾身歷其境,但是近距離的版本卻讓觀眾體會到有如大浪打過來的感覺一樣呢!

除了攝影手法的構圖外,「貝兒島的岩石」這件作品的另外一個看點,就有有如日本畫的用色風格。這件事情多少又跟莫內與印象派畫家的哈日風有關,十九世紀中期萬國博覽會,來到巴黎的日本文物讓很多藝術家大開眼界,包括了印象派的先知者馬奈、印象派的宗師級人物莫內與竇加、還有印象派的女畫家卡沙特、甚至是後來後印象派的塞尚、梵谷、高更與羅特列克,都是日本藝術與文物的受惠者。

莫內的這件「貝兒島的岩石」基本上就是莫內對日本畫的一種變奏致意,莫內在創作這件作品的時候,參考了日本藝術中描繪海的作品,-也就是葛式北齋最響噹噹的作品「神奈川衝浪裡」,這件作品原來是一件描繪海浪風景的版畫,在十九世紀中透過萬國博覽會,來到歐洲,讓當時的印象派畫家諸如莫內等人大開眼界,後來後印象派畫家梵谷也對這件作品,表達出了自己的熱愛。

雖然莫內的每一件風景畫作品,都是印象派風景畫中永垂不朽的名作,然而在這些風景畫的背後,卻是莫內用盡生命所描繪出來的,如果說當時莫內描繪水景的時候,三不五時掉進水裡成了落湯雞,那莫內畫的海景就更是玩命了。為了畫好這些海景作品,莫內可以說是燃燒了他藝術人生的生命來創作,不論是被大浪打得全身溼答答的,還是差點就被捲進大海,成了鯊魚的飯後點心,對莫內來說都是心甘情願。

莫內描繪「貝兒島的岩石」就跟他筆下很多的風景畫一樣,都是用生命在畫,後來印象派也出現了一位繼承他用生命描繪風景畫精神的人物,這個人物就是晚年隱居在艾克斯山區,用生命描繪他最愛的山,最後因為淋雨感冒而付出生命的後印象派大師-塞尚。

arrow
arrow

    andre16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